山寨機風光不再 非洲市場縮水近兩成
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內山寨手機已風光不再,面臨轉型壓力。不少手機出口商反映,今年海外市場不景氣,對非洲出口大約下降兩成。
據前瞻網記者獲悉,今年上半年我國通信設備對東盟、拉美、非洲出口情況不佳,尤其是對非洲出口大降,上半年手機產品對非洲出口額降幅為18.8%。
“市場空間大并不代表市場好做,我們出口到非洲的手機價位現在基本在15到18美元之間,比前兩年少了5到6美元,而每一部手機的利潤還不到1美元。”一家主攻海外市場的國內手機企業負責人王青(化名)說,隨著非洲本土品牌的崛起,利潤持續走低,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曾經風光無限
“在2009年,非洲空中樞紐內羅畢機場中看到的最大的廣告,除了通信運營商就是中國山寨手機的廣告。”一位經常往返中非的手機貿易商說,黑人商人到中國進貨,大部分都是山寨機,不少非洲國家,像加納已悄然形成中國手機市場,規模之大已經可以與深圳華強北相提并論,他說,按本地人的叫法,這叫“Chinese City”。
但現在情況有所變化。
“在去年全球生產的17億部手機里,中國企業設計和生產的大概有8億部,其實絕大部分還是功能機,智能手機去年加起來就是5500萬。”iSuppli中國研究總監經理王陽在此前展訊的一次會議上表示,灰色市場在去年達到頂點,隨后滑落。有人初步估計,華強北目前約有2000家山寨機廠商,僅為最高峰時期的1/5。
“在非洲等地區,很多拿貨商還只是停留在‘便宜’上,只要‘光機’,不要包裝,不要牌子,只要價格低。”在那個市場做交易,賣手機就像賣玩具。”王青說。
王青在深圳有著自己的代工廠和研發團隊,是日本、美國、德國、英國、印度及國內大型企業的配套供應商 ,也直接出口到海外。但從去年年底開始,他的生意快速下滑。“在今年年頭的幾個月里,銷量連續跌了一半以上。”前瞻網記者了解到,從2011年10月到今年3月,山寨機整體出貨環比下降三成甚至更多,深圳的大廠商的單家出貨量均從原來的每個月百萬級降到了10萬級。出貨量在一落千丈的同時,利潤也在大幅度降低,甚至還出現虧本。
“下滑的原因除了價格戰主要還有幾點,第一,一些新興國家針對中國的手機實行封關,對一些出貨量大的企業有很大影響;第二,目前一些外資的手機方案公司也通過投資或者入股的方式在非洲和印度這些市場上進入,這些還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持;第三,價格上的競爭壓力還在持續加大。”王青說,諾基亞等手機廠商正在盡力維護當地的份額,中興和華為也在當地打得不可開交。
轉型機會?
非洲、印度等不斷涌出新的本土品牌。
“但這并不意味著市場就會消失。”手機制造商賽龍通信技術(深圳)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和去年相比,公司的功能機在拉美市場的出貨率增長20%~30%,主要是超低端功能機和3G功能機。
“功能機機會主要往兩頭走:一低,一高。低即超低端功能機,價格通常在15美元以下,高即功能比較多的手機及3G功能機,外形沒有什么變化,大多是全鍵盤。”上述賽龍相關負責人表示,拉美地區今年對功能機的整體需求仍然很大,在市場上的接受程度還是遠遠好于智能機。目前賽龍在拉美地區手機市場的平均出貨量超過整體市場的50%。
王青認為,雖然低端功能機也還有機會,但未來怎么走是個問題。“目前在非洲和印度這些地方,60美元以上的手機還是很難賣,他們習慣用20到30美元的手機,或許習慣也會改變。”王青并不知道接下來應該怎么做,智能機市場看上去是筆燒錢的生意。
王陽認為,中國白牌在新興市場是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智能手機有可能是個轉機,做好白牌的智能手機有可能讓中國山寨手機有一個真正的春天。”
但在低端智能機市場,已經有很多實力強勁的廠商打起了主意。
據前瞻網了解,三星已經準備將自己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智能手機份額翻倍,在明年達到20%,它將集中精力提供較便宜的手機。三星非洲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樸光基表示:“希望通過Galaxy Pocket,明年能將在當地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提高到20%。”去年,三星在當地的銷售額為10億美元,而今年目標是30億美元,2015年則希望非洲營收達到100億美元。在這場與國際大廠商的競爭中,國內山寨手機廠商的轉型之路將異常艱難。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