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十二五”走科技路線
今年來內蒙古工業發展較快,以采礦、冶金和稀土工業為骨干,毛紡、森工、機械、食品、建材、化工全面發展。內蒙古還是全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之一,牧區草場肥美,三河馬、三河牛和內蒙古細毛羊均為著名畜種。
目前,內蒙古正在積極謀劃產業轉型升級,電子信息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十二五時期,內蒙古重點實施“兩化融合”推進工程、電子政務應用工程、數字城市建設工程、電子信息產業振興工程、“三網融合”推進工程和信息安全保障工程等六大信息化重點工程, 以促進內蒙古資源優勢向信息技術優勢轉變,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
“兩化融合”推進工程要圍繞特色優勢產業,重點加快能源、冶金、裝備制造、化工建材、農畜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生產過程自動化,推進高耗能、高物耗、高污染行業的管控一體化。加快實施呼包鄂烏區域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規劃、行動方案和推進計劃,重點實施呼包鄂烏“兩化融合”、六大工程和九大平臺,抓好50戶重點企業“兩化融合”試點。
電子政務應用工程要充分利用全區政務外網、政務內網等網絡資源,構建黨政部門橫向和縱向網絡互聯互通,建立和完善全區黨政辦公業務系統,實現公文傳輸、信息報送、會議通知、視頻會議等辦公業務的網絡化。充分發揮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指導和引領作用,建立和完善各級政府門戶網站以及所屬各部門網站,要以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政務公開、網上辦事為重點,以推行網上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的新格局。
數字城市建設工程要依托城市信息基礎設施,開展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服務的信息化應用。選取人口較為集中,經濟社會發展環境較好,信息化各項要素比較完備的城市和立體功能區,在總結“數字東勝”建設經驗基礎上,開展“數字城市”的試點工程,積極實施城市信息資源中心、數字城管等工程,制定自治區的數字城管發展規劃,各設市城市政府要結合實際,研究和制定推廣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工作計劃;加強機構建設,保障人員配備,有效推進數字城管。
電子信息產業振興工程將建設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地區電子信息產品制造基地和軟件產業基地,帶動優勢地區形成梯度發展的配套產業基地,形成全區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基地的重點布局是呼和浩特以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依托,以整機制造業為突破口,以現有骨干企業為第一梯隊,加快規模擴張,增強創新能力,主攻高清晰度彩電、光存儲設備、液晶顯示器、高性能計算機、稅控收款機等應用新產品,以及配套電子元器件產業;包頭、鄂爾多斯以包頭國家級稀土高新技術開發區和鄂爾多斯裝備制造園區為基礎,重點發展集成電路芯片、石英晶體諧振器、發光二極管、太陽能光伏組件、高能電池、鋁箔材料等產品;二連浩特和滿洲里發揮地緣優勢,建成面向俄、蒙、東歐和東北三省市場的電子信息產品集散地和加工地;巴彥淖爾、烏蘭察布、呼倫貝爾、通遼等盟市依托原材料資源優勢,培育和擴大半導體硅材料、光纜、電子元器件以及多層線路板等產品生產規模,形成上下游密切關聯、產業層次逐步提高、各有區域特色的產業集群與基地。軟件產業基地的重點布局是以呼包鄂打造國家級軟件產業園區和云計算產業基地為契機,呼包鄂軟件企業整體跟進,創建“中國軟件名城”,帶動全區軟件企業形成集群。加快開放式軟件研發和應用,特別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蒙古文軟件。
“三網融合”推進工程要加快有線電視網絡建設和整合。全面實施內蒙古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工程,擴大廣電網絡覆蓋范圍。全面推進內蒙古有線電視雙向化升級改造,優化網絡資源配置,提高網絡業務承載能力和對綜合業務的支持能力。按照國家推進“三網融合”方案和部署,在內蒙古實施分區域、分階段的試點。在呼包鄂地區先行試點,逐步在全區范圍推開。
信息安全保障工程加強信息安全監控、預警預報、應急廣播、密碼保障、網絡信任、應急響應、容災備份等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在規劃建設信息化項目時,同步規劃、設計、建設、運行、管理信息安全保密防護基礎設施,同時考慮涉密信息系統設備配置、分級保護和安全檢查等相關工作。建立重要信息系統容災備份中心,推進全區統一的網絡信任體系和數字認證中心建設。進一步加強互聯網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互聯網信息內容監測指揮系統和互聯網偵控系統,并和已有監控平臺對接。加強政府部門互聯網接入與安全防護體系建設,實施政府網站安全綜合治理工程。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內蒙古自治區2010年生產總值(GDP)預計達11620億元,預計生產總值增長15%,跨過萬億元門檻。富饒的土地資源,加上工業建設上的良好政策,我們有理由相信,內蒙古已經迎來經濟高速發展期。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