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貫徹國策加速產業前行
任何城市經濟的騰飛,都有其特定的因素存在,近年來迅猛發展的兗州,也必然存在他的必然性。
那么兗州究竟是怎樣做的呢?兗州市依據國家政策,結合本市的實際情況,提出了該市發展新興產業的總體思路和發展重點:注重產業基礎,選擇一些基礎條件較好、成長點比較明晰的產業領域,加大培育力度,率先取得突破,加快發展成為該市經濟的支柱產業。因此,在用足用好國家、省、市各級資金政策的同時,兗州市設立新興產業發展扶持資金,積極爭取用地“點供”、環境容量重點保障、銀行貸款優先安排等政策,全力全速推進項目實施。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其中,華勤集團投資10億元柴油顆粒捕捉器項目和投資13.4億元高壓膠管項目、山東芯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6億元年產60萬支GPP玻璃鈍化芯片加工項目等13項項目已竣工投產。同時,瞄準科技前沿,統籌謀劃和布局發展其他新興產業,加強技術研發儲備和產業化研究,培育一批先導性產業,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這個市以現有龍頭企業為依托,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主線,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努力形成了產業鏈高端優勢。為提升創新能力,推進產業孵化,兗州市進一步強化先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突出企業的主體地位,支持企業建立研發中心,培育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組建產學研戰略聯盟,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著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鼓勵和支持企業引進掌握核心技術、具有持續研發能力并能承擔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集聚發展與龍頭帶動相結合
該市積極促進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和資源要素向特色產業園區聚集,實現集約化發展。改革招商引資考核獎勵辦法,對新引進的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進行加倍考核和獎勵。放大招商效應,采取“龍頭拉動、配套跟進”的招商方式,打造一批行業龍頭、企業核心關鍵技術及產品的凝聚吸附效應,突出龍頭帶動作用,支持產業鏈延伸、擴散配套,積極推進兼并重組,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規模較大、能參與國際國內產業分工的產業集群。
兗州市堅持樹立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驅動力,使新興產業力爭盡快發展成為該市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和重要增長極、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強大引擎的發展目標。其新興產業發展速度明顯高于全市工業平均水平,占規模工業以上的比重每年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并且,立足每年排出一批新興產業重大項目,重點培植發展30家企業,加大與擴內需政策、新興產業政策對接力度。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