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規劃即將實施
青島興起的巨大能量帶動了山東的快速發展,也讓青島成為國內名列前茅的知名城市。在此過程中,無數騰飛的企業在見證著青島崛起的同時,也迎來了無限的機遇,倘若再建一個新青島,又會給當地的企業帶來什么樣的沖擊力呢?
12月6日,中德生態園奠基儀式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根據奠基當日所釋放的規劃信息,生態園規劃面積達10平方公里,預計10年時間建成。實際上,中德生態園只是規劃中的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中的一個功能區塊,2010年1月國務院批準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要規劃建設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
按照青島市于今年5月開始著手編制的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發展規劃,新區囊括膠州灣西海岸現有的黃島區、膠南市以及正在審批中的董家口港區管委會幾個行政區劃單位,青島市將在上述陸域面積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5000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再造一個青島現代化國際新城。
膠州灣曾是困擾青島多年的交通桎梏。恰如國際城市規劃師劉太格所言:青島交通的最大問題就是膠州灣,過海交通是否高效,將直接決定青島今后的城市發展。2011年7月,青島膠州灣隧道大橋正式通車,解除了制約青島市發展“青黃不接”的交通困境,隧道大橋比繞行膠州灣沿海高速里程縮短約2倍。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另一方面,膠州灣內港口發展潛力也幾無空間。青島港口的泊位能力只占全國的1.3%,吞吐量已經占到全國的6.9%。以集裝箱為例,335萬標箱的設計生產能力目前也已達到1400萬標箱。吞吐量居世界第七的青島港和開發中的董家口深水大港兩港疊加,讓青島城市承載力和影響力面臨巨大的躍升機會。
據了解,經多年產業集聚,青島西海岸已發展起石化、造船、家電等相對處于行業上游的六大臨港產業集群。青島市借西海岸經濟新區再造城市產業發展空間,將大大釋放現有臨港產業潛能、吸引更多藍色產業在膠州灣西海岸匯聚。
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發展規劃目標是,到2015年,經濟新區的GDP力爭達到5000億元,2020年突破10000億。而2010年,整個青島市GDP為5666億元,這也就意味著,就經濟總量而言,青島市將在今后5年時間再造一個新青島。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