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LED行業面臨產業危機
國內LED產業在快速發展進程中,逐漸趨于飽和。2011年下半年,LED行業景氣度并不樂觀,下游需求將承載很大的行業壓力。由于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強,LED終端需求前景疲軟,廠商規?;鳒p產能,供應商庫存天數也隨之下降。但與此同時,由于渠道流通周期不斷縮短,效率有了大幅提升,交貨期普遍縮短,客戶等待時間降低,因此,當前庫存狀態并未給市場帶來較大的影響,相反,市場靈活性更強。
“十二五”期間,LED光源技術被中國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據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1月至7月,中國LED行業計劃新增投資總額達1256億元。據了解,上游襯底和外延芯片是投資的重點和熱點,企業狂奔突進的勢頭依然不減。但是,LED產業在中國雖然表面上發展得熱火朝天,產業短板卻也隨之浮現。業內人士表示,在整個產業鏈中,上游的利潤回報最高,但該領域的核心專利技術卻掌握在日本日亞(Nichia)、美國科銳(Cree)、德國歐司朗等海外巨頭手中。而在外延片和芯片領域,美國和日本企業處于壟斷優勢,拿走了60%以上的利潤。中國大部分LED企業,只能在產業鏈末端的封裝領域,爭奪余下不到40%的利潤。雪上加霜的是,就算是這僅存的下游市場,中國企業經營起來也并不是那么自如。
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LED企業的投資和規模都相對較大。鈞多立的倒閉也讓深圳多家金融機構一度緊張,此前有傳鈞多立拖欠深圳建設銀行龍華分行貸款3000萬元(人民幣,下同,597萬新元),拖欠中化集團遠東國際租賃公司1728萬元,拖欠供貨商已登記款項1200多萬元。此外,鈞多立還拖欠擔保公司3300萬左右,以及一些目前尚未公布的高利貸。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鈞多立公司2009年的銷售額在8000萬元左右,去年更是一舉突破1億元。一位公司內部員工稱,由于今年經濟形勢不好,公司的銷售業績也一落千丈,不僅不能和去年相提幷論,甚至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狀況還要糟糕。
同時,公司急劇擴張,在四川等地建立工廠,大筆投資進行招聘擴建等,使得公司的財務出現空前困難,最終資金鏈無法支撐而斷裂。在如此危局下,產業轉型將是LED企業前行的重要出路。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