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前瞻網>區域經濟>產業集群>全國主要地區產業集群
舟山水產產業集群
浙江省舟山市,是我國東南沿海。舟山背靠上海、杭州、寧波等大中城市群和長江三角洲等遼闊腹地,面向太平洋,具有較強的地緣優勢,踞我國南北沿海航線與長江水道交匯樞紐,是長江流域和長江三角洲對外開放的海上門戶和通道,與亞太新興港口城市呈扇形輻射之勢。
舟山擁有漁業、港口、旅游三大優勢。舟山是中國最大的海水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基地,素有“中國漁都”之美稱。舟山港灣眾多,航道縱橫,水深浪平,是中國屈指可數的天然深水良港。舟山保存完好的海島自然景色,蘊藏著豐富的旅游資源,現已開辟的二個國家級和二個省級旅游風景區,2007年游客量1305萬人次。耕地總面積1.9萬公頃,其中水田1.19萬公頃,旱地0.71萬公頃。林地總面積5.59萬公頃。
舟山素有“東海魚倉”和“祖國漁都”之美稱。由于附近海域自然環境優越,餌料豐富,給不同習性的魚蝦洄游、棲息、繁殖和生長創造了良好條件。共有海洋生物1163種,按類別分:有浮游植物91種、浮游動物103種、底棲動物480種、底棲植物131種、游泳動物358種。捕撈的主要品種有帶魚、鰳魚、馬鮫魚、海鰻、鮐魚、馬面魚、石斑魚、梭子蟹和蝦類等40余種。
海洋經濟發展迅速。2007年,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出815億元,增長18.8%,海洋經濟增加值262億元,增長18.3%,海洋經濟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為64.5%,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
中國舟山國際水產城又名舟山水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創建于1989年5月,國有獨資企業,注冊資本6000萬元。十多年來,水產城緊緊圍繞漁業產業化建設核心,努力實現交易方式、經營機制、流通格局、服務質量的新突破,目前,已經建成了集活、鮮、凍、干水產品交易于一市,融購物、旅游、嘗鮮于一體,產供銷一條龍,全方位經營,多功能服務,規范化管理,面向國際的大型產地專業水產品批發市場,成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國家農業部重點定點市場,中國50強綜合商品批發市場和中國十強水產品批發市場,浙江省四星級文明規范市場、重點市場、重點流通企業和百家誠信購物市場。
水產城大力實施市場物流設施技術改造,提升水產品集散基地功能。目前,水產城已自籌和融資投資達到4億多元,總占地面積已達到35公頃,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交易岸線1200米、500噸級以上浮動泊位18座。場內有固定水產批發商660家,各類配套服務經營單位、客商300多家,來自全國各地的交易商逾4000家,市外常駐水產城的客商代表約有300余人,其中有來自日、韓等國外的客商代表約50多家。2007年實現水產品交易36萬噸40億元,交易水產品幅射到國內20余個省(市、區),其中約30%出口到東南亞和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水產城著力構建漁工貿一體化、產加銷有機結合的市場流通主導型產業化經營體系,努力做到把漁區和市場連接起來、把資源優勢融入市場、把水產品加工和地銷需求引入市場、把養殖產品納入市場交易、把地方經濟發展的增長點落實到市場,建立與漁民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新機制,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漁民(養殖戶)”的產業聯動網絡。
水產城建有目前舟山市唯一的干水產品專業批發市場、首家旅游水產品購物中心和普陀區旅游紀念品定點市場,是舟山金三角旅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水產城的崛起,不但配套了舟山現代化漁業基地建設,為千家萬戶漁民奔大市場提供了流通平臺,解決了漁民“賣魚難”,以及水產品的深度開發,延長產業鏈,提高漁業綜合效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而且成為舟山市增加水產品出口創匯,促進港口、旅游等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大支點,是舟山海洋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為舟山經濟提速有著巨大貢獻。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