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前瞻網>區域經濟>產業集群>全國主要地區產業集群
永嘉紐扣產業群
橋頭全鎮總面積90.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591畝,其中水田13627畝,旱地2964畝,下轄57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10萬,其中常住人口7萬多。系中國最佳投資環境百強鎮,浙江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溫州30經濟強鎮。2002年,“中國拉鏈之鄉”、“中國鈕扣之都”先后名至實歸。
“環山抱水水抱山,宜人賞景景宜人。”浙江省永嘉縣橋頭鎮位于永嘉縣西南部,甌江中下游北岸,金麗溫高速公路和49省道自西向東,菇溪河自北向南貫穿全境。東鄰橋下鎮,南與溫州市鹿城區隔江相望,西連青田縣溫溪鎮,北接西溪鄉。
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橋頭就形成了服裝輔料專業市場,主要產品為鈕扣和拉鏈等服裝輔料,經過多年發展,逐步形成了服裝輔料產銷基地。現在已經形成了以鈕扣、拉鏈為龍頭,上下游產品及各類配件齊全的產業群,成為民營經濟的搖籃,“小商品、大市場”的樣板,溫州模式的典范,引起了國內外的普遍關注,被譽為“東方布魯塞爾”,被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命名為“中國鈕扣之都”和“中國拉鏈之鄉”。
“橋頭生意郎,挑擔走四方”。歷史上的橋頭地少人多,手工業發達,素有經商傳統。改革開放初期,橋頭鎮的葉氏兄弟在蘇州彈棉花時,偶然從一家工廠的垃圾堆里撿到了一袋被丟棄的鈕扣,帶回鎮上擺起鈕扣攤,居然賺了好幾百元錢。于是在葉家兄弟的引領下,許多人紛紛效仿,一下子就把橋頭的鈕扣生意做成了氣候,第二年,鎮上賣鈕扣的攤子發展到一百多家。到了1983年,農民自發擺攤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的場景深深啟發了當時的永嘉縣政府,縣政府因勢利導,批準建立了中國大地上第一個小商品批發市場——橋頭鈕扣專業市場,成為全國聞名的鈕扣交易中心。香港《文匯報》稱之為“東方第一大鈕扣市場”,《半月談》雜志稱其為“東方的布魯賽爾”(比利時首都布魯賽爾為國家寶石中心)。到1993年,整個市場發展到1030個攤位,從業人員達1200多人,每天成交額達22萬元。全國各地的商客蜂擁而至。
橋頭的鈕扣產業,初期以有機玻璃鈕扣、塑料電鍍鈕扣販銷為主,逐步轉變為創辦家庭鈕扣廠,生產營銷有機玻璃鈕扣、塑料電鍍鈕扣。1998年,橋頭出現了品種款式新穎、具有耐燙不褪色等優點的不飽和樹脂鈕扣的生產廠家,并迅速發展成上規模的鈕扣企業。這些企業加大了技改投入,大量引進意大利先進制扣設備。從此,鈕扣生產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都有了較大的提高,現在橋頭鈕扣的品種和花樣齊全,應有盡有。鈕扣產量、產量、產值每年以二成的速度增長。2002年12月30日,中國五金制品協會授予橋頭鎮“中國鈕扣之都”的桂冠。據統計,到2004年底橋頭鎮鈕扣企業已達560家,鈕扣年產值超500萬的企業有290家,其中500-1000萬的有12家,超1000萬以上的有17家。從業人數達8535人,年產量為11.85萬噸,年產值達13.84億元,直接出口額1.5億元,占全鎮工業總產值33%。
橋頭鈕扣人最初以手提肩扛到外地販銷為主,接著逐步發展成以自己生產為主,走以橋頭鈕扣市場為發貨中心、以橋頭人在全國各大城市開店、承租商場柜臺為零售主戰場的經營模式,使橋頭鈕扣的產銷量在全國占有壟斷地位。近年來,橋頭的鈕扣近50%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由于電子商務的出現和發展,營銷方式不斷變革和創新,好多企業轉向網上銷售、電話訂貨,大大提高了效率。如今40%的業務是通過網上銷售、電話訂貨完成的。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