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小商品城遭遇寒流 訂單下滑三成
對于義烏小商品城來說,今年的冬天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7月,本是義烏圣誕用品訂貨旺季,但今年遭遇“寒流”。即使與去年相比,歐洲訂單下滑依然明顯。
盡管義烏上半年外貿同比增長21%,但“義烏小商品指數”已連續4個月低于“枯榮線”,義烏不少企業主已經放棄低端產品價格戰的一貫策略,謀求轉型升級,等待市場回暖。
去庫存壓力大
在義烏小商品城可以發現,部分商戶戶主無所事事,靠玩游戲、看視頻打發時光,有的兩三天沒有一筆生意成交。
在義烏江東貨運市場可以看到,往日運營繁忙的貨運市場顯得冷清許多。據前瞻網記者了解,6月份,義烏江東、江北兩大貨運市場完成運貨量236795噸,環比下跌8.44%,進場車輛13303輛,環比減少7.68%。一家義烏至南昌運輸線路上的17.5米米型,5月份發車頻率為1車/天,而6月份2.5天才能發一車。
多位攤主認為與往年生意最好時相比,今年上半年訂單下滑三成以上。
來自江蘇的36歲商戶陳文軍說:“除了外部因素之外,與前兩年虛假繁榮有關,2010年很多訂單來不及生產,企業紛紛擴張,導致產能過剩,現在都在擠泡沫。”他表示,到明年下半年,義烏小商品城的銷售才可能會逐漸復蘇。
“在2010年的廣交會期間,就已經出現產能過剩的苗頭。”陳文軍說,今年春季廣交會人氣很淡,歷來“人滿為患”的廣交會,今年不再擁擠,這是一個明顯信號。
陳文軍說,今年義烏市場庫存比較嚴重,所以補貨量比往年有所減少。而歐洲經濟一直沒有恢復過來,消費能力進一步下降,當地人都在節衣縮食,在禮品采購方面更加精打細算,今年義烏圣誕用品出口總體上會有所下降。
做五金的商戶傅子金說,沒法跟去年比,歐洲訂單下滑最明顯,做了近10年生意,感覺今年最難。“以往這個時間,后面兩個月的訂單早已安排滿,兩三個集裝箱的訂貨量都有了,而今年有一個集裝箱的訂貨量就不錯了。而且對方會把價格咬得很死,商戶利潤所剩無幾。”
不過,今年義烏小商品城的客戶也出現新的變化,新興市場國家成為采購的生力軍,來自非洲的客戶咨詢得比較多,但非洲客戶砍價比較厲害,比較喜歡低端產品。
企業謀求轉型
前瞻網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義烏外貿進出口總額20.2億美元,同比增長21%,其中進口1.6億美元,同比僅增長6%。與此同時,6月份單月外貿出口回落明顯,共出口3.8億美元。
義烏海關工作人員表示,外部需求疲軟,使義烏外貿形勢維持高速增長面臨較大的壓力,此次經濟危機將外需從高端消費品逐漸轉移至低端消費品。
歐洲經濟不景氣,中東地區不太平,加上很多企業去年存貨量大,部分企業主預計,總體上今年義烏圣誕用品出口同比將下降15%到20%。
這一說法和“義烏小商品指數”基本吻合。6月“義烏小商品指數”已降到984點,該指數低于1000,即意味著萎縮。上半年,該指數有4個月低于1000點。即使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該指數依然高于目前水準。
外貿企業還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提高、國際海運費漲價等諸多困難,其出口成本大幅提高,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正逐步縮小。同時,國內外中低端市場已逐漸飽和,部分企業雖然能保持一定的出口額,但盈利只能維持公司日常運轉,尤其中小企業,訂單下滑明顯。
傳統粗放型增長模式面臨考驗。過去10年是義烏外貿出口的高速發展期,但很多企業的快速發展過分依賴營銷渠道的放大及低成本、高性價比的優勢,行業同質化嚴重,低價競爭現象普遍。
義烏不少企業主已經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有企業主認為低端產品目前雖能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但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不斷上升,而國內經濟又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內需不振,繼續守舊不利于企業的持續發展。
義烏生產五金配件的企業主表示,我們經常和同行說,要放棄價格戰,不能做太低端的產品,這會把義烏小商品城的聲譽做壞,要實現產品品牌化,通過品牌效應提高附加值。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