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到2015年建成國家級物流樞紐城市
安徽合肥在未來幾年內將全速推進物流產業建設:構筑東城、派河、空港、北站等四大物流園區,建設長安、小廟等十大物流中心和合肥農產品國際物流園,北城、肥西上派、廬江同大四大農產品物流園。據前瞻網記者了解,24日下午,市政府第102次常務會原則通過了《合肥市“十二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到2015年,合肥將初步建成東中部地區物流中心城市及國家級物流樞紐城市。
現在的合肥是全國45個公路主樞紐城市之一。有6條鐵路、7條高速公路在此交會,為華東地區與西部地區公路、鐵路貨運主要聯系通道。合肥將規劃建設七個國家貨運樞紐站場,規劃總占地面積約386.7萬平方米米設計總吞吐量約5800萬噸/年。
合肥發展物流業也有一定的基礎,2011年,合肥市物流企業600多戶,從業人員20萬人,固定資產原價447億元,實現營業收入217億元。在本土物流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一些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陸續進駐。可以說,未來合肥物流業前景廣闊,發展潛力無限。
根據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合肥市域內將規劃形成“4+10+4”的物流空間布局體系,主要構筑四大物流園區,建設十大物流中心和四大農產品物流園。四大物流園區分別是東城物流園區、派河物流園區、空港物流園區、北站物流園區。十大物流中心分別為長安、小廟、三十頭、店埠、裕溪河、巢東、水家湖、萬山、下塘、廬南物流中心。
另外,還有合肥農產品國際物流園、北城農產品物流園、肥西上派農產品物流園、廬江同大農產品物流園等四個農產品物流園。
2012年~2015年,合肥將初步建成東中部地區物流中心城市及國家級物流樞紐城市。
合肥未來將重點發展的三大產業物流是什么?規劃中也給出了明確答案,分別為工業物流、涉農物流和商貿物流。
通過打造三大產業和建設立體聯動物流體系工程等五大重點工程,到2015年,全市物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速度高于GDP的年均增長速度。物流成本與GDP的比值下降2%,大大加強物流效率,力爭走在全國前沿,提高在全國物流行業中的地位。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