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蘇區推行振興戰略 革命老區變開發新區
沉寂已久的江西蘇區即將要有大動作,革命老區正醞釀變身開發新區。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繼今年3月份發布的《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發布,又一個為革命老區“量身定做”的《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于6月28日正式出臺。
7月10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在《意見》落地的主要城市贛州舉行貫徹落實《意見》的總動員。
這意味著,江西蘇區振興開發戰略大幕已經徐徐拉開。江西省省長鹿心社在上述動員會上表示,《意見》的出臺,有利于培育江西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加快形成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相互呼應的南北兩大區域發展格局”。
江西省內區域面積最大的城市贛州將成為此次原中央蘇區開發的最大受益者,一旦江西蘇區振興的規劃得到順利實施,贛州將在產業、交通、城市規模上獲得突破,成為閩浙贛粵邊界的區域中心城市。
贛南振興
按照江西省的初步規劃,此次被納入《意見》范圍內31個原中央蘇區縣(市、區)主要包括贛州全境、吉安和撫州部分縣(下稱“江西蘇區”),行政區域面積達6.36萬平方公里,占江西總面積的38.1%。
7月16日,江西省統計局發布的一份名為《加快蘇區振興,實現兩翼齊飛江西原中央蘇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調研報告》(下稱“調研報告”)稱,與江西全省相比,江西蘇區主要人均指標“水平較低,差距較大”。數據顯示,2011年,江西蘇區人均生產總值(GDP)、人均財政總收入、人均固定資產投資分別相當于江西省平均水平的62.7%、46.9%和 54.7%。
盡管這一差距由來已久,但兩年前,以南昌等贛北城市為主的《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獲批后,江西北部發展加速,南部城市被邊緣化的趨勢更為明顯。
江西省委書記蘇榮在動員會上說,加快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能夠整體提升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在全國區域發展的地位,促進江西區域協調發展,加速形成多極支撐、多元發展格局。
此前,江西蘇區的開發多以扶貧為主,贛州有11個縣被列入羅霄山連片扶貧開發范圍。去年陜甘寧邊區振興規劃的意向讓江西決策層開始將原中央蘇區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區域發展戰略的設計。
前述《調研報告》認為,人才和自然資源的流失使江西蘇區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不足。盡管江西蘇區是中國離子型稀土的主產區,但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經濟所所長麻智輝表示,當地企業往往不具深加工能力。《調研報告》稱,江西蘇區大部分工業企業屬資源初加工企業,產業規模小、層次低,安全性和穩定性差,抗風險能力弱。
因此,按照《意見》的規劃,江西蘇區將發展高端稀土、鎢新材料和應用產業,促進稀土、鎢等精深加工,加快制造業集聚,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
與這一規劃配套的產業布局、研發及金融支持也將落地贛州。《意見》指出,將按照國家稀土產業總體布局,在贛州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國家稀土、鎢礦產品生產計劃指標向贛州傾斜,并將支持建設稀土與鎢工程技術的研究機構及研究論證在贛州建立稀有金屬期貨交易中心。
此外,經濟基礎弱亦帶來公共產品的供應不足,江西省31個蘇區縣中有12個是國家級貧困縣,占全省貧困縣個數的一半以上。
基于這樣的事實,江西蘇區振興的第一步仍放在供水、供電等民生問題的解決上。根據《意見》的要求,到2015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在解決突出的民生問題和制約發展的薄弱環節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麻智輝認為,江西蘇區民生問題的欠債非常多,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步集中精力,把錢用來解決突出的民生問題,“有利于保護和調動人才參加振興發展的積極性”。
“大城”贛州
江西蘇區開發,贛州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贛州全境18個縣(市區)全部進入《意見》規劃的范圍之內。
《意見》特別指出,贛州全域將執行西部大開發政策,也就是說,設在贛州的鼓勵類產業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率將從原來的25%減至15%,以吸引更多企業赴贛州投資。
前瞻網了解到,贛州地處深圳、廈門、南昌的中心位置,是東南沿海向中部內地延伸的過渡地帶,此前以福建為主體的海峽西岸經濟區已將贛州納入其中。“但事實上,海西經濟區對贛州的輻射能力還是有限。”麻智輝說。
江西蘇區的振興開發對贛州的城市規模進行了新的提升。《意見》支持贛州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調整行政區劃,增設市轄區,并支持其發展成為較大的城市,依法享有相應的地方立法權。
麻智輝認為,贛州兩三百公里之內,還沒有能夠具規模的城市,通過人口和經濟總量的集聚,贛州將成為湘閩粵贛邊界的區域中心城,與南昌、九江對應,成為江西新的核心增長極。
麻智輝同時指出,目前影響贛州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交通設施。而此次江西蘇區的開發中,涉及贛州的交通規劃頗多。
按照《意見》,未來將對贛(州)龍(巖)鐵路進行擴能改造,建設昌(南昌)吉(安)贛(州)鐵路客運專線,規劃研究贛州至深圳鐵路客運專線和贛州至韶關鐵路復線,打通贛州至珠三角、粵東沿海、廈漳泉地區的快速鐵路通道。
而與交通相關聯的貿易也將成為贛州的重要發展契機。《意見》指出,在條件成熟時,將在贛州出口加工區的基礎上按程序申請設立贛州綜合保稅區,建設成為內陸開放型經濟示范區,并將統籌研究將贛州列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并享受稅收等相關優惠政策問題。
鹿心社表示,要充分利用贛州優越的區位條件,打造內陸地區開放型經濟高地。
在含金量極高的政策支持下,贛州能否能夠如愿成為邊界大城,麻智輝說,這將考驗江西和贛州對產業的引導,只有形成了具有贛南特色的主導產業,才能真正帶動區域發展,促進地方經濟實現快速增長。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