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布局“航空強省” 打造千億級空港經濟區
云南空港經濟區規劃圖
云南正朝著“航空強省”目標堅定不移的前進。據前瞻網記者網了解,在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規劃選址伊始,昆明市即在周邊同步規劃建設空港經濟區,為臨空經濟產業在新機場周邊150多平方公里內集聚式發展,創造了大的平臺和空間。目前空港經濟區已吸引了總投資達300億元的臨空產業落地,并已成為企業投資的熱地。
官渡區委書記、昆明空港經濟區黨工委書記楊志華明確提出:“官渡要建設好空港經濟區,成為云南‘航空強省’的重要支點和產值超千億元的臨空經濟開發區。”
與機場同步規劃建設
昆明空港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支部書記、監事長鄭文祥介紹,2005年在昆明新機場選址規劃之初,云南省、昆明市即已確定空港經濟區與新機場同步規劃同步建設,這在全國也是首次。
2007年,新機場動工建設。與此同時,空港經濟區的規劃建設也在同步進行。2007年3月1日,昆明市政府頒布施行“昆明空港經濟區管理辦法”。2009年4月,市委、市政府決定將昆明空港經濟區與官渡區進行整合,實行屬地管理,合署辦公,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在新機場建設的3年時間里,空港經濟區主要為機場通航配套做征地拆遷和遷村并點安置工作,配套水電路氣。新機場通航后,空港經濟區主要轉向臨空產業集聚及基礎設施建設。
鄭文祥分析,巫家壩機場建得早,那時候還沒有臨空產業的概念。隨著經濟發展,北京、上海、廣東等地重視機場周邊臨空產業的發展,特別是成都雙流機場的臨空經濟叫得很響,雙流縣提出把臨空經濟打造成雙流經濟新增長極,其經驗也是昆明重點考察學習的樣板。
不過,包括雙流在內的其他地方,都是先有機場,后有臨空產業。昆明空港經濟區則不同,它是與機場同步規劃、同步建設的臨空經濟區。因此,不久前北京大興縣專門組團來昆明考察空港經濟區的規劃建設和管理。
提早規劃適應企業需求
云南銀燕物流深感昆明提早規劃空港經濟區,適應了企業的需求。
據云南銀燕航空貨運公司總經理吳雄介紹,云南銀燕之前在巫家壩做航空物流。公司航空運輸出港貨運已占到第一位,每年達45000噸,占機場份額的15%。但巫家壩場地太小,只能在城中村租用一個幾百平方米米民房,沒有停車場,進貨、出貨、擺貨都十分不便,想要租大點的倉庫都找不著。因為當年壓根沒有想到臨空物流有那么大的需求,也就沒有為臨空物流留下空間。
機場本身也在做物流,但也只能做到貨棧的概念,即辦理交貨、安檢、機坪服務,它不會面對終端客戶。而云南地處面向東南亞和南亞的前沿,周邊省份都要通過云南空港口岸將貨物運出去,臨空物流需求相當大;另外,云南山區多,建設了全國最多的支線機場,空運是較為便捷的手段。因此,機場對綜合性物流、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也很大。
長水機場轉場運營后,銀燕航空貨運在距長水約8公里的干海子村租用了民房,開展臨空物流業務。吳雄介紹,銀燕以及其他部分臨空物流及商貿企業,都需要一個條件優越的物流園區。因此,銀燕物流成為最早進駐空港經濟區建設“銀燕航空物流園”的企業。
據銀燕物流園區項目總經理劉祖進介紹,銀燕航空物流園規劃一期項目用地面積約224畝、建設面積約16.2萬平方米,總投資約8.5億元。項目將依托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建成以航空貨運為主線,輻射鐵路、公路、延伸港口水運,建立立體化、信息化、一站式貨物集散中心。目前,項目修建性詳細規劃已經市規委審查通過,征地工作已完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