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壹號地塊設計獲批 構建北京產業園發展新模板
北京永豐將建成一個充滿人性化、科技和綠色節能概念的產業園區
如果就目前看來,在很多往返于北京昌平、海淀之間的匆匆過客眼里,“永豐”可能僅僅意味著幾條寬闊的馬路,一片正待崛起的產業園區。但在規劃圖中,這里將建成推動中關村、海淀山后甚至整個北京高新技術發展的全新發動機。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日前市規劃委等相關部門表示,中關村壹號地塊城市設計導則已經獲得批復,這個充盈著人性化、科技和綠色節能概念的產業園區,或將成為未來北京產業園區發展的模板之一。
永豐核心區助推科技企業加速
只要說到產業園,最讓人關心的莫過于其發展定位。前瞻網記者了解到,作為永豐產業園的核心,中關村壹號的6個地塊,將分別規劃為大中型企業總部辦公和研發區、科技企業加速區和產業基地綜合服務區。
中關村壹號及周邊地塊位于永豐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中部偏東,北至豐賢東路,南至豐豪東路,東至永嘉北路,西至永暉北路。共包括6個地塊,總用地面積約54.27公頃。
這塊地區位于北京市建設“兩軸兩帶多中心”的海淀北部地區,也就是海淀科技創新中心。在市級層面,海淀北部地區被定位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北區聚集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基地,也是城鄉統籌發展的典范地區和生態環境一流的城市發展新區。
“在這6個地塊中,目前已經有5塊確定了功能定位和布局。”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地塊功能為大中型企業總部辦公和研發區、科技企業加速區、產業基地的綜合服務區,其余地塊的功能根據情況另行確定。
建筑全帶“軟件”色
建成后,行人走入中關村壹號地,似乎就能聽到大型處理器運作時所帶來的微響。這里的樓群,最高一棟達100米,最低30米左右。走在步行商業街上,兩側風格整齊、以銀色系和整齊窗口為主要元素的外立面,給人帶來一種數碼產業的質感。
在一份來自海淀區的文件中,“環境優美,交通便捷,基礎設施完善”成了對永豐產業基地最恰如其分的描述。
而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壹號地中6個地塊位于永豐產業基地組團的核心服務區,這將成為海淀北部地區城市發展的軸線。
同時,行人在空間中也不會感覺到壓抑。所有的建筑順著風和自然光的走向設立,高層建筑錯位布局,讓人一眼望過去,通透而錯落有致。
“我們正在力爭要求讓園區中的建筑,都按照綠色建筑標準設計。”設計師說。
如果周圍沒有住宅,產業園區必將會形成潮汐式的人流涌動。早晨,人們乘車、駕車從四面八方涌入,而傍晚,整個區域將成了空城。
但永豐產業園周邊,已經配備了諸如蘇家坨公租房一類的保障房項目。“職住平衡”的目標一旦實現,行人在上下班過程中產生的能耗,也將隨之減小。
這就意味著,盡管開發企業需要不少設備,但建筑本身的節能和環保,將使得園區成為一個綜合節能的設計典范。
中央綠地打破“高樓森林”
在周圍鱗次櫛比的高層建筑環繞下,300多公頃的中央公園不僅為周邊的市民、白領提供了運動、休閑的空間,更成了紐約一道著名的風景線。而在永豐產業園中,人們看到了同樣的設計中央綠地公園。
“之所以整個園區會產生通透的視覺效果,中央開放空間的功能也不可小視。”項目審批相關負責人翻開一張綠地示意圖說。
貫穿中關村壹號地的,并不是主干路,也不是連綿的建筑群,而是一條坦坦蕩蕩、由南至北鋪設的中央綠地公園。在商務商業中心和公共活動中心區域,設計了一條約8.26公頃的整體綠化空間,其中中央綠地的面積長為800米,足足有60米寬,足夠周圍的人群在這里活動、休息。
這條綠帶,隨時歡迎人們投入其中。“中央公園將成為精心打造的開敞空間,為相鄰的建筑使用者及城區內的居民提供良好地活動場所。”規劃師說。
中心綠地地下也將得到非常綜合的利用,如果想健身、吃飯,或者尋找一些文化娛樂項目,都可以到綠地下面的負一層去解決需求。
“新區域已經針對地下部分進行了停車庫的預留,各地塊的地下部分,都可以用于停車。”相關負責人說。
而地下功能也將實現順利的無縫連接。如果僅來吃個飯,車停到地下車庫后,可以直接搭乘直梯到達商業餐飲或集中餐飲區域,從概念圖上看,商業相對獨立,而文化娛樂和體育健身緊鄰,上班一族可以在下班后就近實現娛樂,放松身心,增強體能。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