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實現產值超千億
云南昆明正走出一條明顯區別于曲靖、玉溪、楚雄、紅河等地的產業發展路線。
“和曲靖、玉溪、楚雄、紅河等地不同,加工、科研、市場、博覽會展等才是昆明生物產業今后的發展優勢。”昆明市生物資源開發創新辦公室副主任杜彩瓊介紹,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可用來種植的土地越來越少,而作為省會城市的昆明,在生產加工、科技研發、對外交流、會展博覽等方面具有其他州市無法比擬的優勢。
事實上,昆明生物產業總部經濟的地位早在幾年前已經開始顯現。在《昆明市工業產業布局規劃綱要(2008-2020)》中明確,生物制藥產業要依托現有生物及醫藥研發、生產、銷售和中草藥種植產業優勢,積極推進行業整合,大力發展以天然藥物為主的生物醫藥,把昆明建成全國一流的天然藥物原料加工交易中心。據前瞻網了解,2011年全市生物產業總產值760.62億元,同比增長15.6%,工業增加值為303.19億元。2012年,全市計劃實施重點工業項目35項,其中,生物產業項目約占25%。而這些生物項目也逐漸擺脫原材料、粗加工的現象,向精細加工、產業化的步伐邁進。
不僅如此,目前滇中乃至全省的一些重點生物企業也已形成了“總部在昆明、基地在州市”的發展格局。前瞻網了解到,云南生物谷燈盞花藥業有限公司早在2001年就在紅河彌勒建立了燈盞花種苗種植基地;而云南白藥集團也在10多年前就投資2100萬元在楚雄武定成立了專門從事藥用植物引種馴化、種源繁育及栽培研究的專業公司—云南白藥集團中藥材優質種源繁育有限責任公司,即云南白藥武定藥材種植基地,初步實現了云南白藥天然藥物產業鏈的打造。
在杜彩瓊看來,昆明的生物產業應突出“培育生物龍頭企業、打造外向型生物經濟”兩大重點,搭建有利于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的組織架構,形成與發展生物產業相適應的政策、體制框架。在保持煙草、生物醫藥、現代食品加工、生物種業等優勢生物行業繼續領軍發展的同時,重點培育發展生物制造、生物環保等新興生物產業,從而引導生物產業向規模化、特色化、國際化方向發展。具體說來,應促進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服務、生物制造、生物環保五個重點領域產業發展取得實質性突破。
“我們將以昆明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昆明云藥產業基地等為重點,培育天然藥物、生物制品、化學原料藥及制劑、健康產品四大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從而增強生物醫藥產業科研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生物藥業市場體系。”杜彩瓊說,在生物醫藥方面,將以創新藥、民族藥中的獨家品種為重點,在市場準入、產品銷售各環節制定專項政策措施,在提升自有品種省內市場占有率的同時,積極開拓省外、國外市場,培育一批“云南白藥”、“昆明”、“康王”、“沃森”、“盤龍云海”、“東方不老”等年銷售5000萬元以上的大品種。
目前,相關部門正就全市重點生物產業發展進行研究,并有望近期出臺具體的實施意見。屆時,市政府每年將安排專項資金用于生物產業研發、招商引資、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重大工程、品牌培育以及國家級、省級項目配套資金等。如果發展順利,到2015年,全市生物產業總產值有望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1400億元以上,占全省生物產業總產值的25%左右,成為省生物產業的重要引擎。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