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首創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打造物流信息產業基地
湖南省首創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運作模式
近來湖南省不斷加大物流建設,日前對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開展了專題調研,并提出將建全國首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通過信息化改造傳統產業,通過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提升產業的技術含量和競爭力,從而推動湖南省轉變發展方式。
湖南省絕大多數物流企業存在經營規模小、市場份額和服務功能少、競爭能力和融資能力弱、資源不穩定且結構單一等問題。由于缺少公共信息平臺,湖南省物流信息化的整體效益受到極大影響,迫切需要一個公共信息平臺支持,實現行業資源共享,發揮區域物流的整體優勢,改善分散運作的狀態。
據前瞻網了解,目前正在建設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系統,將相關信息整合在一個標準的信息平臺上,并與其他省市的物流信息平臺對接,進而形成全國性的公共信息平臺,實現總體優化地使用信息和資源。該平臺還建立了行業的核心數據庫系統,對行業動態進行實時分析和監控,不僅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和客戶物流電子交易,同時還為政府和相關企業提供決策支持。
前瞻網了解到,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運作模式為全國首創,采取了“政府主導,行業引領、院校牽頭、多方聯動、市場運作”的建設模式,多方聯合共建共享共贏,注重商業性、公共性和政府性三性合一。
據相關人士透露,該平臺主要建設內容為“1+3+3N”,即一個物流物聯網絡傳感基礎設施,3個中心(多級平臺數據中心、安全與容災設備中心、系統管理中心),3個系統(在物流聯網平臺上的N個物聯網應用系統、在物流公用平臺上的N個物流公共應用中心和系統、在物流公用平臺上的N個物流共用系統中心和系統)。平臺建設由省相關部門統一協調規劃,成立專門的公司開展市場化運營,由全國以物流為主導專業的高等院校承擔具體實施和管理,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研發成果,并創新投資模式,實現了平臺與產業對接,實用功能更全面、更細化。
據前瞻網了解,該平臺一期工程首批五個子項目已經于2010年9月上線,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發展了1萬用戶,并正以每天200戶左右的速度增加。
目前,該平臺建設存在面臨資金瓶頸、平臺建設和推廣應用進展緩慢、交易難、運營難、運營主體定位不清晰等問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平臺功能的進一步發揮。有些問題是全國此類平臺建設遇到的普遍問題,湖南省可以借鑒國內外建設的先進經驗,加以改進和完善。
專家們建議,將該平臺建設納入“數字湖南”建設的框架體系,建立政府扶持的長效機制,并在公共服務、社會服務和商務服務方面明細責權,建立科學合理的融資體系,探索公益性與市場化結合的道路,同時以標準化建設為核心,加大推廣交互力度,加快與省外信息平臺的對接融合,打造內聯外通的物流信息交互交易體系。專家們還提出,鼓勵在目前的平臺基礎上進一步拓展,逐步推進公共物流應急系統建設,不斷拓展改善物流交易平臺,將湖南省打造成為我國乃至全球性著名的物流信息產業基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