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產業集群加快長治經濟升級
以太陽能光伏、光電子、新材料、新能源等無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在長治市加速崛起。180米長的現代化廠房,4條136米長、目前世界上單線生產能力最大、技術最先進、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生產線,隨著10余名身著防塵服的技術人員嫻熟地操作著一臺臺現代化的技術設備,經過一道道嚴格精密的工藝流程,灰色的硅片就變成了一組組閃耀著迷人的深藍色光澤的太陽能電池組片……這是潞安太陽能垂直一體化項目的生產場面,也是長治市新興產業集群崛起的一個縮影。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五年來,中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項目成功出油、全球第一條100萬伏特高壓輸變電線路并網運行、全國唯一一條垂直整合的LED全產業鏈正式貫通、代表當今世界介入式精密醫療器械領域最高端技術的人工心臟軸流泵項目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采用世界上最成熟的技術和工藝生產的全省第一爐多晶硅棒高質量出爐……長治市新興產業集群化發展生機勃勃,以太陽能光伏、光電子、新材料、新能源等無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崛起。2011年,長治市新興產業投資增幅達到73.2%,高于傳統產業50.6個百分點,蓬勃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然成為引領長治市經濟結構轉型優化的新引擎、新動力。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準確研判,立足結構調整吐故納新,在優化提升傳統產業的基礎上,把目光投向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業等新興產業,以營造良好創業環境為著力點、以搭建優惠鼓勵政策為切入點、以項目建設為落腳點,積極培育、發展、壯大新興產業,搶占經濟增長新高地,奪取轉型跨越發展先機。截至目前,長治市20個百億元非煤非電項目已破土動工、正在加緊建設之中,竣工投產后將形成引領長治市新興產業規模化發展的旗艦陣群;160個5億元非煤非電項目已相繼簽約落地、蓄勢待發,竣工投產后將形成長治市極具發展潛力、厚積薄發的新興產業集群。涌現出LED垂直一體化、180萬噸煤變油、6GW太陽能電池板、30萬輛微型汽車、200萬噸甲醇、15萬噸乳化油、生物制藥等一批對長治工業經濟轉型跨越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戰略項目,新興產業發展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戰略新興產業將撐起長治市經濟“半壁江山”。
煤炭企業哺育新興產業。長治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和“以煤為基、以煤興產、以煤興業、多元發展”的戰略部署,大力推動煤炭企業轉型發展,鼓勵支持煤炭企業利用煤炭積累,延伸產業鏈條,發展新興產業。經過不斷探索實踐,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截至2011年底,全市22個煤炭主體企業、25個焦炭企業90%以上興辦了一定規模的延伸產業和新興產業項目,涉及光伏、光電、汽車制造、煤制油、燃油乳化、多晶硅、環保材料等多個新興產業。煤炭企業正在以超常的戰略眼光、超常的發展膽略、超常的轉型速度將自身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新興產業的資金優勢、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
“頂層設計、高端對接”,長治市針對不同產業,按照“多聯產、全循環、抓高端”的原則進行產業鏈整體設計。抓源頭、重規劃、精設計,集群式推進產業發展。同時,結合自身產業基礎、資源稟賦、科技實力、人文環境、發展優勢等,在更高層面加強科學布局,對各縣市區的發展進行科學定位,提出了建設硅都、鎂都、鋼都等功能區的思路,揚長避短、因地制宜部署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目前已經構筑起了硅礦~工業硅~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的光伏全產業鏈條;發展了醫藥生物制藥、汽車整車生產、電機電器產品、健身器械產品、煤機產品、鑄造產業等多個產業集群。同時,人工心臟軸流泵項目、我國第一條智能雷管生產線建設項目、6000噸釹鐵硼磁性材料項目等一批國際國內領先的高新技術項目也正在快速推進。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