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將成宣州新名片
近幾年,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在產業經濟發展道路上,發揮特色優勢,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加快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進程,推動了現代農業產業鏈條的形成與發展。該區申報成功了“宣州區洪林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和“中國醬板鴨之鄉”,先后捧回了全國縣(市)科技進步先進縣、全省“糧食生產三大行動先進縣”、“全國煙葉生產標準化示范區”、“全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先進縣”等獎牌。
以東部產業轉移為契機,宣州區圍繞農業轉型升級,打造完整現代農業產業鏈條,推動農業與農產品精深加工、農業商貿物流和觀光農業等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該區致力做大做強畜禽、水產、林果、特色經濟作物、優質糧棉油、綠色蔬菜等六大主導產業,科學編制《宣州區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和《宣州區“十二五”畜牧業發展規劃》等,每年拿出1000萬元資金支持現代農業發展。遵循“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大手筆投入”的原則,該區聘請上海專家制定《宣州區洪林現代農業示范區發展規劃》,高標準建設省級洪林現代農業示范區,聚合各類建設項目,整合資金5586萬元,建設高標準農田3.2萬畝,建設蔬菜科技示范園1000畝。
宣州區委、政府出臺《關于推進全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規范化建設的意見》和《宣州區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標準的通知》,并將其納入全區現代農業考核內容。目前,全區擁有市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295家,成員總數10160人,帶動農戶53034戶。組建13家苗木花卉專業合作社,實現了苗木花卉產業由“散戶型”向“聯合大戶型”的轉變,被省農委授予“指導扶持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先進單位”。立足于區情,宣州區加大改革力度,構建“職責明確、機制靈活、功能完善、服務高效”的為農服務新機制,創建農業科技人員垂直管理、服務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為農服務新機制。在引進10余個蔬菜新品種的同時,該區還有效提升了“皖江黃雞”、“皖江麻雞”、“皖南黃雞”、“皖南青腳雞”等自主培育家禽品種的良種化程度。目前,該區香菇、茶葉、太子參等農產品已在長三角地區掛牌銷售,水陽江牌幼蟹暢銷江蘇等8省。
以產業集群的理念謀劃農業,該區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目前,全區擁有區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43家。其中,市級以上70家,省級以上10家,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全區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44家,產值突破40億元,同比增長60%以上。目前,全區擁有“宣華”牌香菇、“水陽江”牌幼蟹等100多個農產品標識,“水東天元”蜜棗等11個農產品獲得安徽名牌農產品。“華衛”等3個商標被認定為安徽著名商標,“揚子鱷”牌系列優質大米被評為“全國放心米”,帶動當地農業經濟快速增長。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