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發展是廣水經濟增長主動力
2012年以來,湖北省廣水市工業經濟一路飄紅。該市經濟信息化局負責人介紹,該市一季度規模工業可實現產值58億元,入庫稅金6800萬元,同比均可增長50%以上。
“工業是縣域經濟的主導力量,工業興則廣水興,工業強則廣水強。挺起縣域經濟發展的脊梁,實現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是我們矢志不渝的追求!”廣水市委書記吳超明說。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近年來,該市始終把工業興市作為跨越發展的主戰略,工業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去年,該市新增規模企業41家,億元企業12家;工業入庫稅金2.3億元,增長64.6%,新增稅收過百萬元企業9家,達28家,規模工業總量和質量均實現歷史性跨越。
該市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特色,開放性聚集生產要素,促進產業集約發展,形成了具有比較優勢的集群經濟板塊。該市風機產業有著50多年的發展歷程,近年來,該市引導風機企業改革、重組、裂變、延伸,促進風機產業快速擴張。目前,風機產業集群相關企業發展到83家,總資產達31.1億元。今年元月,該市被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正式授予“中國風機名城”稱號。
作為廣水醫藥化工產業的骨干企業,雙雄催化劑公司先后與孝感、重慶等地的相關企業強強聯合,公司實力大幅提升。廣仁藥業公司成功與河南省重點企業鄭州邦和藥業集團對接,引進德國、日本的先進設備,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目前,該市醫藥化工產業網絡骨干企業已達24家。
隨著利成制衣、海洋服飾等企業的落戶,該市紡織服裝產業規模企業已達12家,這些企業致力實施“走出去”戰略,產品出口法國、西班牙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該市工業出口創匯的“生力軍”。以廣彩印刷、雅都恒興、中山造紙等企業為龍頭的造紙包裝產業經過資源整合,進入快速成長期,產能規模突破15億元,正向全省造紙包裝生產基地的目標邁進。
目前,該市已形成風機制造、醫藥化工、造紙包裝、紡織服裝、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等6大支柱產業。去年,這6大支柱產業累計實現產值224.8億元,銷售收入211.4億元,產銷兩大指標首破200億元大關,同比分別增長60.9%、62.4%。
近幾年來,隨著眾多企業、項目的落戶,如何優化產業布局已成為廣水決策層面臨的重要課題。對此,該市統籌規劃,著力建設十里工業園、開發區工業園、楊寨工業園“三大百億園區”,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生態環保”的原則,推進基礎建設聯動、產業發展互動,實現基礎共建,要素共享,產業共育。
經過多年建設,三大園區已成為廣水承載工業項目的重要平臺。去年,在十里工業園新落戶固定資產投資2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22個,合同投資總額19.2億元,落戶項目個數、合同投資總額均為創建園區以來最多的一年。據統計,目前,三大工業園區已聚集企業138家,產值規模達到180多億元。
“今天的創新就是明天的市場!”該市市長黃繼軍說。該市引導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不斷開發適銷對路的新技術、新產品,搶占市場競爭高地,推動企業由制造向“智造”轉變。
該市各工業企業加大投入成立新產品研發機構,主動與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攀親聯姻”,借智興企。雙雄催化劑公司與湖北省化學研究院合作,研發生產的中變催化劑占據全國50%以上的市場份額。目前,該市80%以上的規模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科研合作關系。
據統計,去年,該市工業企業有80多種新產品、新技術獲得國家專利認可,獲省級科技成果獎7項,有3種產品被評為湖北名牌產品,卡濱服飾、妙知味食品等一大批企業通過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增加到13家,帶動市域經濟快速增長。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