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全力推動綠色產業發展
日前,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九龍山風力發電項目正式邁入施工階段。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該項目裝機容量5萬千瓦,總投資5億元,項目建成后,將為江西開發高山風力發電提供重要生態示范。與此同時,一個投資規模達6億歐元的項目,經嚴格論證后,因不能解決氣體排放問題,日前被贛州市贛縣斷然拒之門外。
對兩個項目的取舍,正是贛州市堅持轉型發展、綠色發展的生動體現。近年來,贛州市牢固樹立產業發展生態化和生態經濟產業化的理念,不為一時發展沖動所惑,不為某一發展模式所困,恪守幾大水源區的責任與擔當,努力尋求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在打造綠色發展先行區,促進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道路上健步快走。
贛州市是我國南方18個重點林區之一。為保護生態環境,維護兩江清水,該市嚴格規定,凡是落戶的工業項目,一律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堅決不上違反環保法律和產業政策的項目,不上違反產業規劃布局的項目,不上對飲用水源保護區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項目,提高項目準入門檻。贛州開發區是贛州重點打造的核心增長極,在引進項目堅持不做“撿到籃子里的都是菜”,該區在江西率先出臺了建設低碳生態園區的實施意見,嚴格實行招商、環保、規劃、國土四部門會簽項目申報制度,確保簽約項目符合生態發展要求。近兩年,贛州開發區對261個項目進行了評審,有121個項目未通過評審,項目淘汰率達46.4%,項目資金近百億元。目前,贛州開發區成為江西省首批省級生態工業園區,并通過實行“飛地工業園”模式,促使地處水源區的石城、安遠、崇義等縣有一定污染的企業遷入園區,集中處理污染源。
贛州擁有“世界鎢都”、“稀土王國”的稱號,豐富的鐵、煤、鈾、鉬等礦藏,曾經讓贛州品嘗到粗放發展的苦頭。為保護青山綠水,實現可持續發展,該市對鎢、稀土等有色金屬及材料產業進行大規模升級改造,加強礦產資源有序開采管理,推廣綠色開采技術。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產業領域,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發展有色金屬及材料深加工產業,延長產業鏈,涌現出鎢硬質合金材料、稀土永磁新材料、新型電池和電池材料、新型氟材料、數碼視聽、風力發電設備等一批新興產業。目前,贛州在金屬新材料、非金屬新材料、光電機一體化、綠色照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五大優勢領域已形成較明顯的產業集群。
在保護生態中加快經濟發展,在加快經濟發展中建設生態文明,贛州取得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截至今年一季度,贛州全市環境質量穩步提升,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成效明顯,主要河流的國、省、市斷面水質達標率為91%,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100%,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去冬今春植樹造林68.14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76.25%。今年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5%,財政收入增長52%,呈現穩中求進的良好發展態勢,未來贛州必將得到更好的發展。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