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保障長樂紡織產業集群有序發展
近日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大盤,“長樂千億紡織產業集群”是福建省“十二五”期間重點打造的十個“千億產業集群”之一,長樂法院通過建立健全“三項機制”,努力為“長樂千億紡織產業集群”培育提供司法服務保障。
完善涉紡織業糾紛化解機制
中小微型紡織企業,常因資金鏈斷裂而引發糾紛,針對這一情況,長樂法院堅持“調解優先、調判結合”方式化解矛盾。訴前積極開展調解,努力將糾紛化解在進入審判程序前,從而有效減輕當事企業訴累;對進入審判程序的該類案件,靈活采取分期償付、擔保緩付、適當調整合同條款履行等方法解決,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對生產企業采取訴訟保全時,盡量采用不影響生產的“活封”等方式,既保全財產不被惡意轉移又不影響正常生產。2010年以來共審執結涉及紡織企業合同糾紛、勞動爭議、工傷賠償案件57件,標的金額1.86億元,無一紡織企業因訴訟活動導致停產、破產。
建立法院與紡織行業協會對接機制
與長樂市針織工業協會結對共建,共同制定出臺常態化工作對接機制實施意見,將司法服務關口前移,在協會設立“黨員法官法律服務點”,三個人民法庭還分別與金峰經編園區、濱海工業園區、長樂空港服裝園區等紡織基地對接,開展矛盾排查化解、訴調對接、法制宣傳等工作,做到定期走訪,聯通互動,指導企業規范經營,引導員工理性維權,攜手共創“無訟紡織行業”。建立對接機制以來,共走訪園區紡織企業33家,訴前化解矛盾糾紛120余起,開展法制宣傳26場次。
健全與紡織行業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溝通交流機制
定期走訪紡織企業中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聽取其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建議;召開法院與紡織行業法律實務座談會,探討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亟待解決的法律問題,促進溝通聯系,有效預防化解紡織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同業禁止行為、勞務用工管理以及經營管理信息泄密等行業風險和糾紛隱患。2010年至2012年2月涉紡織企業糾紛案數量與前三年相比下降62.46%,讓該行業發展局勢更加穩定。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