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緊抓勞動密集型產業集群建設
今年,江西省贛州市贛南蘇區將振興經濟發展,全面實施富民建設。如果說“強市”要靠頂天立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那么“富民”就要靠鋪天蓋地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集群激發贛南蘇區人民的創業激情。
首先,從區域經濟發展一般規律的角度看,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集群是推動贛南蘇區振興、加快贛州經濟崛起的最基礎力量。國際經驗表明,凡是人口眾多、資本缺乏的國家和地區,其產業結構都要經歷由資源和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遞進的過程。發達地區的實踐反復證明,哪里的產業工人聚集數量最多、規模最大,哪里的工業化、城鎮化程度就最高,經濟、社會、文化就最為發達。贛州一個重要的比較優勢就在于勞動力資源豐富,要按照“串珠成盤,握掌成拳,連片成群,抱團發展”新思路,共造贛州勞動密集型產業集群“長板”優勢,拉動內需,轉變發展方式,使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集群成為推動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最基礎力量。
其次,從贛州產業發展階段特征的角度看,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集群是推動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前期產業經營的最主要形式。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雖然當前贛州經濟已步入了新一輪上升階段,但由于贛州經濟發展還處于較低的水平,技術和資金嚴重不足的基本態勢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遠未達到資本替代勞動的經濟發展階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贛州市情的客觀要求,是贛州轉型發展前期產業經營的主要形式。勞動密集型產業通過一定的措施,將環境成本納入生產成本,從而體現資源的稀缺性,在真正意義上實現比較優勢。
再次,從推動贛州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力量的角度看,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集群是推動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最堅實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90%。贛州是緊靠發達地區中勞動力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在區域產業分工中,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贛州的一大優勢,也是解決贛州大量富余勞動力就業創業本地化的最有效途徑。值得注意和重視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大多是無污染的,這對保護贛南的綠水青山意義重大。
總而言之,把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集群當作推動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最大富民工程來抓,有利于推進就業創業本地化、富民全面化、產業集群化、城鄉一體化和發展生態化,有利于贛州形成一個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協調科學發展的新格局,有利于遵循區域經濟發展規律,更好地探索贛南革命老區加快發展、轉型發展的新路子,帶動贛南經濟快速發展。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