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鉆機產業邁入發展“快車道”
宣化區加速發展鉆機產業
近年來,張家口市宣化區加速發展鉆機產業,全區從事鉆機生產、銷售、配套加工企業達到200多家,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50%,國際市場占有率突破6%,2011年鉆機業創產值30億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該區產業規模顯現“集群效應”。該區投資1億元建設占地120畝的“鉆機工業園”,對入園企業實施降低土地租金、減免各類收費、完善水電交通等優惠措施。區內14家優勝鉆機企業聯合組建了河北宣鉆重機有限責任公司,投資3億元占地200畝的總裝和研發基地,達產后年產各類巖土機械5000臺套,銷售收入可達10億元。宣化鉆機產業集群入選“中國縣域產業集群競爭力百強”,宣化被譽為“中國鉆機之鄉”。
產業鏈條突出“輻射效應”。目前這區有130余家鑄造、沖壓、熱處理等工序的鉆機配套服務企業和生產鉆桿、鉆具、液壓件等零部件的配套加工企業,并且輻射、帶動了萬全、崇禮、蔚縣等周邊縣區上百家機械加工企業的發展。在銷售環節,投資5300萬元建成冀西北最大的工程、礦山、采掘、建筑機械及相關配件為主的鑫鵬工礦配件市場,市場內200余家商戶年交易額達4億元,產品行銷全國20多個省市。
技術水平發揮“溢出效應”。中原機械、現代采掘等企業設備采用了世界領先水平的200噸摩擦焊機、鐓管機等設備和技術。華泰礦冶公司投資800萬元建立了產品研發與檢測中心,目前已完成國家級科技攻關項目1項,省級科技攻關項目2項,市級科研項目8項,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8項。
產品質量形成“品牌效應”。恒泰公司的“恒鉆”牌系列產品被中國南極科學考察隊選用;旭宏公司的“航道鉆機”是廣東海洋局、海軍炸礁部隊的定點產品,占國內市場80%以上的份額。蘇普曼公司生產和泰達公司的鉆具榮獲“省中小企業名牌產品”稱號,華泰礦冶公司的新一代全液壓掘進鉆車被評為“國家煤炭工業十大新技術重點推廣項目”等,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全新動力。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