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打造三大產業集群
從事汽車零部件生產的淅減公司可謂淅川縣打造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的一個點睛之筆,該公司計劃投資建設年產3000萬支汽車減振器、20萬支高鐵及城軌減振器的大型項目,建成投產后每年將新增銷售收入50億元,利稅8億元。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為確保一江碧水送京津,“十一五”以來,淅川縣累計關停并轉企業117家,否決大型建設項目30多個。
既要保護水質,又要發展經濟,淅川縣的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不同尋常。“以園區集聚產業,走集群式發展道路,這是后移民時代,渠首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突圍的最佳載體。”淅川縣委書記馬良泉說。
產業集聚區啟動伊始,淅川縣高標準規劃,成立產業集聚區管理機構,建設基礎配套設施。據前瞻數據庫監測顯示,2011年至今投入建設資金80多個億,建成標準化廠房125萬平方米,開工建設9條道路,完善升級了水、電、路、綠化等設施。并先后成立淅川縣產業集聚區發展投資有限公司、金開源擔保公司和3家小額貸款公司,引進了兩家商業銀行,為企業融資近20億元。
大服務帶來大發展。淅川產業集聚區去年至今成功引進了投資6億元的人造石墨增碳劑、投資3億元的光伏材料等項目46個,完成投資65億元,其中投資超億元項目27個,建成項目13個,入駐企業總數達107家。
與此同時,淅川通過縱向連接、橫向配套,不斷上伸下延,拉長產業鏈條,引導培育了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汽車零部件、鋁工業、新能源三大產業集群。
始建于1951年的淅減公司,2011年完成了三級跳:成功跨國收購了意大利維奧斯圖公司,兼并遷建了南陽齒輪廠,并在香港成功上市,一舉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減振器研發、生產基地。在這家企業的帶動下,丹江摩減、金博橡塑等27家配套企業陸續進駐淅川,形成了抱團發展的良好態勢。
依托龍頭企業淅鋁集團,淅川加速打造鋁工業產業集群,連續上馬鋁鑄軋、冷軋鋁板帶、雙零精箔等鋁精深加工項目,形成了全國唯一的從鋁冶煉到加工完整的產業鏈條模式,實現從產業鏈的低端伸向高端的成功轉型,年產能已達100億元。福森集團和清華大學合作研發鋰電池項目,已投資7.8億元建成投產兩條年產2000噸汽車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兩條隔膜生產線,形成了新能源產業集群。
產業集聚聚合了巨大的“裂變效應”,淅川近期連摘“2011年度河南省十快產業集聚區”、“河南省首批特色裝備制造產業園區”兩塊金字招牌。據前瞻數據庫監測顯示,2011年淅川縣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220億元,居全省第三位、南陽市第一位,增加值56億元,工業增加值增速達36%。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