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加速培育高新化產業集群
日前,針對如何加速園區產業高新化發展,云南省昆明市科技局積極籌備“昆明泛亞技術轉移暨成果轉化對接會”,為各園區的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搭建平臺,旨在有效整合高校、科研院所、技術交易市場、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及金融機構的資源,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園區產業高新化。
“‘十二五’期間,按照‘工業園區化、園區城市化、產業高新化、布局專業化、機制市場化’的要求,昆明將以培育特色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群為發展目標,圍繞微電子科學和電子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園區產業高新化。”市科技局局長劉燕琨說。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自1992年,昆明設立三個國家級開發區以來,尤其是2008年后,隨著工業強市戰略的深入實施,昆明市的工業園區步伐不斷加快,先后增容擴域至當前的19個,形成了從國家級到省、市不同級組成的產業園區建設體系,成為拉動昆明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但需要明白的是,目前盡管昆明工業已建立了以煙草、冶金、機械制造等為主的工業體系,形成了煙草、磷化工、生物制藥、機械制造、有色金屬等具有比較優勢或特色的行業,但與中西部城市的南昌、長沙、成都等比較,除高新、經開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外,13個省級園區還缺乏高、精、尖產業群。
為此,昆明市科技局表示,今年要以培育特色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群為發展目標,圍繞微電子科學和電子信息技術、光電子科學和光機電一體化技術、生命科學和生物工程技術、材料科學和新材料技術、能源科學和新能源、高效節能技術、生態科學和環境保護技術、醫藥科學和生物醫學工程等高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園區產業高新化。
“除上述科技創新資源相對集中外,昆明還占據了區位優勢。”劉燕琨分析說,隨著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東部地區的產業結構升級和產業轉移正在加速,各種發展要素在經濟競爭所起作用發生了新的變化,為昆明在新材料、裝備制造、太陽能與新能源、生物產業等特定領域內的科技創新提供了獨特的需求和環境條件,為下一輪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按《昆明市科學技術發展“十二五”規劃》的內容,期間昆明將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將開發和應用新型工業化共性技術,在流程工業中采用界面匹配技術、工程化新技術和動態運行技術實現工藝流程與裝備現代化系統的集成。
同時,應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取得重大進展,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等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得到廣泛應用;形成一批具有昆明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和公共服務平臺,培育一批創新基地,推動園區快速實現高新化。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