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將“招”出三大高端制造產業集群
招商引資在城市經濟提升中起到重要作用,今年信陽市招商引資的主要指標是,力爭全市招商引資指標發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全市GDP發展速度;實際利用外資和引進省外資金增長30%,實際利用外資達到3.7億美元;引進省外資金達到200億元。這些指標如何實現?對此,信陽市商務局局長張緒友表示“對外要提高開放水平,對內要擴大招商成果。”
結合信陽市實際,張緒友說,提高開放水平要構建主導產業,開展主題招商。具體是,充分發揮京廣、京九、寧西“三個通道”和根親文化“一個紐帶”的優勢,有力有效地開展招商引資,努力打造中部地區承接東南沿海產業轉移的重要基地。各產業集聚區必須明確一個優先發展的主導產業,出臺培育主導產業的支持政策,研究繪制產業鏈條圖譜,抓好延鏈和補鏈招商,帶動配套產業發展。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在高端制造方面,信陽市將重點發展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家具產業集群;在新型建材方面,重點依托上天梯產業集聚區,發展新型節能保溫建材產業集群;在綠色食品方面,重點發展茶葉加工、畜禽加工、糧油加工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推進雞公山文化旅游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和國際茶城、國際商貿城、國際家居產業小鎮、國際汽車城等項目建設,努力打造區域性文化旅游和現代物流“兩大中心”。
張緒友介紹,今年信陽市將圍繞“三大主題”,組織“五大招商行動”,推進“十次縣區招商聯動”,實施定向招商。“三大主題”主要是:突出以產業集聚區招商為主題,與央企合作為主題,以臺商招商為主題的招商主攻方向,以“三大主題”招商帶動全市招商引資和對外開放新格局的形成。精心組織五大招商行動。全市將集中組織舉辦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臺灣、信陽等五大招商行動。扎實推進十次縣區招商聯動。就是實施角色對換,以參與者的身份參加縣區招商活動,以此推動全市上下聯動招商,進一步營造招商引資氛圍。集中力量加快信陽電子產業園建設,發揮泛藍、天揚等企業的“龍頭”作用,迅速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同時拓展招商范圍,加大中介和代理招商力度。重點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和港澳臺等地區有針對性地選擇知名中介機構和相關人員作為信陽市的招商代理機構或招商大使,壯大招商隊伍。加大網上招商力度。進一步完善和更新招商“四庫”網絡平臺,發揮好“四庫”作用;加強與各大專業招商網絡的鏈接,提高網絡招商推介覆蓋面。
招商引資重在實效。張緒友聯系信陽市實情談到,要積極作為、保證項目落地。在工作中,重點研究土地、金融政策和上級投資方向,找準與信陽實際的結合點,真正把政策“含金量”轉化為發展的優勢。開展“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年”活動,對簽約項目進行梳理,建立健全完善的招商引資簽約項目數據庫,按照時間、工程進度、項目所在地和行業分布建立臺帳;建立回訪客商機制。對項目數據庫內簽約項目詳細排查、認真調研,回訪到每一家企業,每一個項目,掌握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對能解決的問題要現場辦公,現場解決,加快項目進度;產業集聚區嚴格落實零接觸、零懈怠、零干擾、零滯留等七項為主要內容的“零阻礙”服務措施和“情況集中咨詢,項目集中辦理,問題集中解決,投訴集中處理”的“四集”服務制度。
為了保障項目落地,張緒友建言強化督導考核,信陽市督導考核組對全市大招商工作進行定期組織督導檢查,實行“月督查、季評比”,啟動招商引資排行榜,定期公布各責任單位項目落實情況。加大對引進單位招商引資目標考核力度,突出項目落地效果,把招商引資考核與縣域經濟觀摩會結合起來,作為招商引資年終表彰依據。與此同時,財政每年應撥出專款,用于專業招商人員和招商骨干的培訓;通過“請進來”的方式,招聘一批懂專業、懂法律、懂外語、善公關的專業招商人才,加快信陽招商引資進程。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