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國際化發展
近日,成都高新區迎來利好消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先導化合物篩選平臺3月2日落戶成都高新區。當天,成都市長助理、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韓春林代表成都高新區與李進博士正式簽署了合作協議。
當前,生物醫藥產業的成本壓力主要集中在創新研發環節,尤其是化學藥物,由于新藥研發投入巨大,因此原創藥幾乎都來自發達國家。在化學藥的研發中,先導化合物的發現是新藥研發的先決條件,它確定了一個新藥的基本化學結構,因此,它也被稱為原型藥物。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據悉,按照傳統的對先導化合物的篩選模式,要獲得一個成為新藥的先導化合物,平均投入需2.6億美元(包括研發失敗產生的沉沒成本)。
李進曾就職于世界500強企業、全球領先制藥公司英國阿斯利康(AstraZeneca)。經過近一年的洽談,李進決定到成都高新區創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先導化合物篩選平臺。李進利用其多年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成果和長期在國際知名企業的資源優勢,打破傳統的采用高通量集群篩選設備來篩選活性化合物、再對活性化合物進行修飾取得先導化合物的方法,采用國際領先的“DNA編碼化合物技術”,極大地減少了化合物庫的建設時間及成本,同時大幅度縮短化合物篩選時間(由傳統的幾個月減少至幾周)。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該項目總投資1500萬美元,計劃在2年內建設擁有5000萬~1億個化合物的DNA編碼化合物庫和一個高效率的分子篩選技術平臺,預計從項目建設第3年起即可實現1.2億元銷售收入。由于該技術路徑新穎,具有國際領先、國內獨創的技術領先性,因此,該平臺有望打造成為世界級的新藥創新研發平臺,將大大提升成都醫藥創新研發水平,從而使成都融入全球新藥研發的產業鏈。
生物醫藥產業是我國“十二五”規劃中確定的朝陽型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一直保持快速增長。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已聚集生物醫藥企業26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0多家,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12家。初步形成了包括地奧藥物篩選中心、醫藥化學研究測試公共服務平臺、成都國家中藥(新藥)安全評價中心、華西醫院GCP中心、成都生物醫藥GMP中試生產中心等涵蓋藥物發現、藥物開發、臨床前評價、臨床試驗、中試生產等全過程的新藥研發體系和現代中藥、化學藥、生物制劑、醫療器械、研發外包五大產業集群,正在成為國內外著名生物醫藥企業在中西部落戶的首選地,為成都高新區帶來莫大發展潛力。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