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山寨全力發展特色產業
近年來,四川省彝家山寨經過新寨建設,其面貌煥然一新,彝族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充分改善,切切實實地讓廣大彝族群眾得到了實惠。
然而,在彝區的大部分地區,農業生產水平普遍很低,農業綜合效益差,農民思想觀念與農村經濟相對落后,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仍然較少,產業發展規模較小,產業技術含量不高,產品附加值低。廣大彝區居住環境雖然改善了,但廣大彝族群眾還未過上小康生活。住進好房子,還要過上好日子,才是建設彝家新寨的目的。
如何才能過上好日子?給錢給物只能解決一時的困難,要讓彝區群眾過上好日子,根本的出路在于彝區要增強自身“造血”功能,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彝區要自身“造血”,扶持是條件,發展產業是根本。只有發展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農特產業,才能推動彝區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發展產業,需要克服群眾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的僵化思想,克服小富即安、小成即滿的意識。需要充分認識對農業產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一切有利的和不利的條件和因素,立足于當地資源優勢,依靠自身獨有、特有的自然資源和地理條件,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和地方特色,因地制宜、量身打造適合自身發展的畜牧、林業等農特產業,讓彝區群眾都依靠特色產業發家致富,過上好日子。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當前,涼山各縣均已成功培育和打造了“一縣一業”的農特支柱產業,如雷波臍橙、金陽青花椒、鹽鹽蘋果等,促進了農民增收,也為產業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涼山彝族地區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有其特殊性,走“一縣一業”或“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集群、聚集發展”路子是發展產業的最佳途徑,要發展一村一品,就要以建設現代農業為主線,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人才為支撐,以特色產業為主攻方向,依托資源和區位優勢,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民的主體作用,推動農業專業化、規?;藴驶a,形成穩定健康發展的主導產業,促進彝區農業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和群眾持續增收。
發展產業,必須堅定不移地走健康、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不論發展什么產業,都要與生態環境建設相協調,要堅持把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產業發展的基本要求,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確保資源永續利用。
總之,要把彝區建成經濟繁榮、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生態協調、治安良好、社會穩定、文明進步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就得把發展產業擺上彝家新寨建設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發展富民產業,全力提高當地人民生活水平。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