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模式”帶動新疆產業經濟快速發展
從2011年國務院正式確立喀什經濟開發區的重要地位以來,喀什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快,各種具有創新、前沿性質的新思路、新政策、新舉措不斷推出,一個具有濃烈新疆特色的“喀什模式”正在形成,并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在分析“喀什模式”時,一些研究者把喀什與深圳聯系在一起,提出“東有深圳,西有喀什”, 以體現兩地在區位上的共性經濟特區。然而,二者之間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與深圳這樣的沿海城市相比,喀什沒有類似香港這樣的國際化城市作為依托,也沒有類似于珠三角這樣的產業集群作為支撐,很難用投資帶動快速工業化,以出口為導向拉動經濟發展。但喀什也有著自己的獨特優勢,比如喀什地處歐亞大陸的中心,有著“五口通八國”的區位優勢;周邊地區擁有豐富的資源,包括能源、礦產、原材料,是我國資源、能源多元化的重要選擇;同時,喀什作為一個千年古城,自古就是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薈萃之地,在發展文化、旅游產業上,具有天然優勢等。
當前,這些優勢已經成為“喀什模式”的重要發展基礎,一些充滿新意的發展思路正據此而來,其中包括:不以大量資源能源投入的傳統發展方式實現快速崛起,而是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跨越式發展道路,打造“第五代新城”;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和政策給予,以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資源得到可持續開發利用為目標,以低能耗、高產出為特征的“流動經濟”為發展支柱;繼承人文歷史交融的城市精神,建立自然和諧、經濟高效和人文健康的宜居城市等。
“喀什模式”的探索意義在于,其發展思路不囿于劣勢,而是大膽地解放思想,敢闖敢試,“用好政策,窮盡劣勢,放大優勢,科學跨越”,體現了自治區提出的“變化變革、敢于擔當、務求實效”精神。特別是在承接深圳援助的過程中,他們努力學習深圳的創新精神,以“深喀速度”構建發展新格局,高效務實地開辟了區域經濟的“藍海”。
“喀什模式”的探索意義還在于,喀什的發展不僅僅著眼于喀什這一城市、這一地區,而是立足于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窗口,立足中亞、南亞經濟圈中心地位這一戰略,把喀什作為國家向西開放以及能源、資源戰略通道來精心謀劃,作為向歐洲、中東等開放的旅游大通道來經營,使喀什的地緣、旅游等優勢產生聚集效應。
“喀什模式”的探索也為新疆其他地區、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喀什與新疆其他地區、城市的發展有很多共性特點。喀什在發展中遇到的很多問題,其他地區、城市也同樣會面對,喀什的解決方法值得借鑒;其構建“第五代城市”以及發展“流動經濟”的理念與新疆的區情相吻合,為解決好土地、勞動力等資源短缺問題,提供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解決思路。
今年是新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關鍵時期,在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的時代背景下,中央作出了進一步加快向西開放的戰略決策,為新疆開辟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此環境下,人們期望有更多的“喀什模式”出現,為新疆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活力!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