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開發區將培育出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2011年,贛州開發區在區內產業經濟的全力帶動下,全年財政總收入實現15.9億元,同比增長76.5%;工業主營業務收入321億元,同比增長55%,兩項主要指標超過全市各縣(市、區),居贛州市第一位。如今,贛州開發區成為全市產業發展主要聚集地和經濟發展核心增長極的良好態勢已經凸現。
作為贛州市培育三個“千億元產業集群”主陣地之一的贛州開發區,把產業作為“立區之本,興區之基”,先后吸引了偉創力電源、章源鎢業、格特拉克、江鎢高鐵銅桿、孚能科技、金鑫諾電纜等一大批符合產業定位的重大項目落戶,涌現出了以江鎢新型合金材料公司、金力永磁公司等為代表的一批骨干企業,初步形成了稀土和鎢及其應用、銅鋁深加工、機電制造、食品藥品等四大主導產業。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目前,開發區有工業企業375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9家,納稅上千萬元的企業超過45戶。
贛州開發區在“加快”上著力,在“轉型”上突破,提高項目準入門檻,主要承接固定資產投資超億元的項目,重點引進整車、整機、成套設備和終端應用產品的龍頭企業,實現從“引資”到“選資”的轉變,千方百計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和發展層次提升,發展后勁強勁有力。2011年,開發區全年簽約項目63個,簽約資金162億元,同比增長24%;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3個,同比增長17.85%。開發區實際利用內資54.2億元,同比增長37.35%;實際利用外資1.1億美元,同比增長37%。同時,呈現出簽約項目質量高、知名優質企業增多、在談重大項目多等幾大特點。去年,開發區簽約工業項目平均投資額每個達2.57億元,是2010年同期的1.37倍;年納稅超千萬元的項目有17個,是2010年同期的1.26倍;主導產業項目占54個,比重達85%;引進了中煙、中國華電、中國華星等眾多國字號項目,全球規模最大微型馬達生產企業日本萬寶至、國內驅動電機技術領先的上海安乃達和臺灣百大品牌大田公司等知名企業落戶開發區。
中煙項目作為開發區項目建設的“天字號”工程,開發區主要領導定期現場辦公,項目涉及4個村民小組600多人的600畝地、140多棟房屋、300多穴墳墓在兩個月內全部征遷完畢。五礦三德項目2011年4月初開工建設,目前已正式投產,完成投資1.2億元,建成綜合樓及廠房1萬多平方米,建設周期僅耗時8個月。“項目是生命線、項目是生財點、項目是增長點”,項目至上的服務理念在贛州開發區深入人心,從簽約落戶到開工建設,從竣工投產到發展壯大,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個一”跟蹤機制,“熱心、誠心、恒心、細心、耐心”的“五心級”服務貫穿始終,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項目建設的“開發區速度”。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