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至工業總產值達105億元
2011年,東至縣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全縣工業總產值躍上百億元新臺階,達到105億元,其中完成工業增加值17.5億元,增長42%,增速居全市前列。
去年,在全國工業經濟增幅逐季收窄的局面下,東至縣上下堅定不移地以工業化為核心,以大開放為主戰略,以招商引資為主抓手,以工業園區建設為平臺,強力推進“工業強縣”戰略,克服了外需下滑、內需不足的嚴重影響,實現了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工業風生水起,工業的發展使產業結構逐步升級,三次產業結構由五年前的31.1∶29.4∶39.5調整為去年的22.9∶43.6∶33.5,工業為全縣跨越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
園區成為發展“引擎”
工業園區是推進工業強縣主戰場,是承接產業轉移的前沿陣地,也是實現工業經濟突圍發展的重要載體。多年來,該縣把工業園區建設作為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大力完善園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整合優勢資源,培植產業集群,形成了以大渡口開發區、香隅化工園及東流、勝利工業集中區、濱湖工業小區等園區為載體,以國省道和沿江岸線為紐帶的工業布局。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去年各園區、開發區和工業集中區累計拉開框架面積41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2平方公里,建成標準化廠房28萬平方米。香隅化工園區充分利用省級化工特色園區優勢,按照園區產業定位和總體規劃要求,以發展循環經濟為主線,以規劃的產業鏈項目指導招商,積極打造精細化工產業鏈。目前,園區招商引資企業45家,協議總投資100.9億元,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309億元。
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快
金禾實業、普洛康裕、廣信農化等一大批招商引資項目相繼落戶和投產,泰和森能源科技公司和百興水泥12戶企業新進入規模企業行列。去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達到68戶,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工業企業達到20戶,過5億元的企業2戶。化工、輕工紡織、農副產品加工成為該縣工業經濟的三大主導產業,去年實現產值占工業總量的86.6%,有力支撐了工業經濟高速增長,加快了工業經濟結構調整步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從無到有,并不斷發展壯大,為工業經濟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招商引資實現“撐桿跨越”
開展招商引資“百日攻堅、百日競賽”活動,組建五大產業招商辦公室,面向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區全力開展招商活動,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5.9億元,增長48.5%,引進規模以上工業項目72個,竣工投產項目38個。華孚色紡、普洛康裕制藥、祥鑫化工新材料、華爾泰重組等4個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先后簽約落戶。
技術創新能力明顯增強
全縣有15家企業建立了省、市級研發機構,10多家企業與高??蒲性核_展產學研合作。高新技術產業比重不斷增加,5家企業被確認為高新技術企業,8種產品被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品。全縣擁有安徽省著名商標7個、池州市知名商標15個,一批名牌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保持競爭優勢,帶動當地經濟快速前行。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