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產值直逼百億
在已經過去的2011年,綿陽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用這幾個字概括:發展勢頭強勁。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2011年,綿陽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實現產值90.96億元,同比增長27.06%,實現整車產銷7.3萬輛,實現發動機產銷23萬臺。今年,該產業將突破百億大關。
從高新區出發,沿綿興大道、遼寧大道前行,華晨汽車南方基地、中國重汽綿陽專用車項目、華晨汽車及發動機零部件項目,以及陽晨汽配、天欣汽配等一大批企業盡收眼底,綿安北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帶輪廓清晰可見。集中集聚集約集群發展,使全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不僅做大了規模,還做強了實力。
為大力推進工業強市戰略,綿陽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將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納入了“2+4”產業,并制定了《綿陽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規劃》、《綿安北區域統籌發展規劃》。依據規劃,綿陽市重點建設以華瑞整車生產區和中國重汽、富臨乘用車、新晨發動機及新華變速箱等項目為主的高新區,以沈陽和業公司、沈陽曲軸廠、普什模具、華晨汽車為主的遼安工業園等兩個汽車工業專業園區,打造綿陽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的重要生產基地,構建集整車制造、零部件配套和汽車商貿服務于一體的組團發展格局。通過災后重建的發展,目前綿陽市已形成了重型卡車、重型改裝車,以及輕卡、皮卡、SUV、微型面包車等整車生產能力;形成了發動機動力總成、轉向器總成等關鍵零部件生產能力;形成了以氣門、液壓挺柱、凸輪軸、輪輞、空氣濾清器等產品為代表的零部件產品;同時具備雄厚的釩釩鋼材料供應和汽車零部件鑄件及機加工能力。此外,綿陽市還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
為促進集聚發展,綿陽市以汽車整車生產為龍頭,積極引進汽車零部件產業以及汽車配套產業,做長產業鏈,形成集聚效應。為實現集約發展,一方面綿陽市對部分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實施了整合,另一方面積極推進大項目實行征集土地、小項目建標準廠房的招商引資思路,促進產業、土地等集約利用。綿陽市還以高新區和安縣為重點,在游仙區、農科區、經開區等地發展汽車配套產業和零部件產業,形成產業集群,并推動當地產業經濟快速增長。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