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進出口經濟發展亮點紛呈
隨著阜陽市經濟的快速發展,阜陽市企業正大步走向國際市場。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2011年阜陽市進出口總值完成6.47億美元,同比增長81.78%,全年進出口總值實現一年三大步,連上4億、5億、6億美元三個臺階,出口增幅全省第一,進出口增幅全省第二,外向型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對外貿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一些亮點也頻頻閃現:太和縣、界首市和阜南縣進出口總值陸續過億美元,阜陽市出口商品“登陸”全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超千萬美元的企業數量快速增加,工業制成品出口增幅快于初級產品出口增幅……這一切,預示著阜陽市外向型經濟還將持續快速增長。
一大批進出口規模企業、產業集群的迅速崛起,支撐起全市對外貿易的跨越式發展。
2011年以來,阜陽市進出口工作精彩迭出、亮點紛呈:第一,全年增幅始終位居全省前列,在省商務廳進出口目標模擬考核中總分值名列全省第一;第二,爭先進位取得突破,進出口總值繼去年7月超過原巢湖市后,8月又超六安市,進出口值在全省的市級考核位次升至第九;第三,太和縣、界首市和阜南縣進出口總值陸續過億美元,位居全省縣域前列;第四,單月進出口值連創歷史新高,去年9月份創下7076萬美元的歷史峰值 ;第五,首次產生進出口額突破6000萬美元的企業,即巨邦香料有限公司,該企業全年進出口額達6005萬美元。
據分析,2011年全市發生進出口實績的企業共163家,新增38家;進出口超500萬美元的企業34家,比上年增加12家。這34家企業進出口業績大部分高速增長,全年實現進出口凈增加值2.55億美元,成為拉動阜陽市進出口高速增長的主要因素。
外向型企業中,集體企業、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完成進出口總值6.38億美元,占阜陽市進出口總值的98.64%,國有企業全年完成882萬美元,僅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1.64%,比例繼續下降。這也是阜陽市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招商引資和企業產權結構調整的必然結果,也說明了阜陽市外向型經濟的活力不斷增強。
出口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按照《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制度》的統計口徑,阜陽市全年共有18大類465種商品出口;按照《國際貿易標準分類目錄》的統計口徑,全年初級產品出口6674萬美元,占全市出口總值的13%,同比增長49 %;工業制成品出口44026萬美元,占全市出口總值的87%,同比增長84%。
一批出口產業集群和基地的示范作用不斷增大。除天然蜂蜜因正常的市場原因略有下降外,阜陽市其它主要出口商品薄荷醇、人發制品、圣誕用品、柳制品、服裝、家具、木制品、芝麻、脫水蔬菜和調味品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柳編制品、人發制品、薄荷香料和脫水蔬菜調味品等4個出口產業集群和7家省級農產品出口示范基地,去年進出口總值高達3.12億美元,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48%,發揮了積極的引導、帶動和示范作用。
從市場結構來看,阜陽市企業全年商品出口至全世界13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在美國、東盟、歐盟、非洲等11個主要出口市場的出口總值達4.516億美元,占全市出口總值的89.1%。
阜陽市對外貿易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骨干產品升級換代、骨干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加工貿易、農產品及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品進出口是阜陽市進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面臨著產品升級、結構調整等突出問題。如薄荷產業加工貿易結構調整、太和發制品高端產品研發等都是下一步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2011年進出口貿易高速發展的優異成績已漸行漸遠,如何保持今年乃至更長時期的快速發展勢頭是阜陽市對外貿易面臨的一大課題。市商務局表示,今年商務部門將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競爭為重點,培育外向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通過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大力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出口產業,提高機電產品和高技術產品在整個出口構成中的比重。同時,強化政策保障機制,加大扶持重點企業、大宗出口商品的力度,加大進出口企業孵化工作力度,努力培育新的進出口增長點,為阜陽市經濟快速增長打下堅實基礎。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