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發展促進江西經濟快速增長
在“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江西經濟發展取得巨大突破,生產總值一舉躍上萬億元臺階,經濟發展增勢穩、質量升、活力強、群眾得實惠,經濟社會發展轉型開始得到進一步加快和深化。2012年新年伊始,四千多萬江西人民再邁新征程:打造富裕和諧秀美贛鄱。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2011年,江西面臨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遭遇了用電難、用工難、用地難、融資難等一系列難題,經受了春夏連旱、旱澇急轉等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
2011年江西經濟繼續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實現了“十二五”的良好開局:
全年經濟保持12.5%的增速,總量實現歷史性跨越,全省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大關,達11583.8億元,首次晉升“萬億元俱樂部”省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接近4000億元,增長19.1%。全年糧食總產量創歷史新高,突破410億斤;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突破1600億元和1000億元,均實現了30%以上的高增長。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49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892元,分別增長13.01%和19.1%。其中,農民純收入年增長額首破千元。
這些數據尤其是全省生產總值超萬億元預示著通過長期堅持不懈地擴投資、抓項目、促發展,江西經濟實力的積累已經達到一個質變的臨界點。
2012年是江西省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既有機遇也有挑戰。世界經濟下行的風險明顯加大,全球市場需求低迷可能成為常態。今年江西實現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難度增加。
圍繞建設富裕和諧秀美江西的奮斗目標,江西將繼續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推進轉方式、調結構,著力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為此,今年江西省將加快打造由南昌核心增長極、九江沿江產業帶、昌九工業走廊構成的核心增長區,形成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龍頭”,并與贛南中央蘇區振興相銜接,兩翼沿滬昆鐵路線展開,構筑“龍頭昂起、兩翼齊飛、蘇區振興、綠色崛起”的區域發展格局;加快形成汽車、航空、光伏光電、軟件和服務外包、生物醫藥等五個千億元產業集群。
繼續做大做強經濟總量的同時,今年江西將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化解社會矛盾,增加和諧因素。江西將籌集財政性資金500億元,集中辦好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70件實事,包括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實現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并提高社會救助水平。省委書記蘇榮提出,要像抓經濟工作一樣,抓好社會穩定工作,解決影響和諧穩定的環境污染、非法集資、城市動拆遷、農村土地征用、醫患糾紛等五個突出問題,努力營造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發展經濟促社會和諧,離不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今年江西將新增200個集鎮、2萬個自然村實施垃圾無害化處理;啟動100個重大節能技術改造工程,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大對生態保護重點地區的生態補償力度,探索市場化生態補償模式;加快培育發展水權、林權、碳匯、排污權交易市場,推進資源環境產權交易試點,為江西經濟轉型打下堅實基礎。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