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將打造西部文化強市
綿陽是四川省區域中心城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是我國重要的國防科研和電子工業生產基地。加快文化改革發展成為綿陽時下首要任務。
新年伊始,經歷三年災后重建的四川省綿陽市以加快文化改革發展為重點,提出“建設與國家科技城相適應的西部文化強市”目標。
“綿陽是國家科技城,經過十年的建設與發展,已成為中國西部地區最具活力和競爭力的大城市之一。”中共綿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介紹說。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經過災后重建,綿陽市文化重建項目完工1343個,完成投資11.93億元,基本能夠滿足2020年前的公共文化需求。與此同時,通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綿陽的科技文化、感恩文化和群眾文化特點凸顯,具有廣泛深厚的民眾根基。
在廣泛調研、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綿陽市近日出臺了《關于加快文化改革發展建設西部文化強市的決定》,明確了全市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并制定相應的投入、激勵配套政策措施。
按照規劃,綿陽市將在文化事業和產業發展中,著力推進現代傳媒、文化旅游、文藝演出和藝術品展銷四大產業集群;建設以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國蜀漢文化、李白文化、文昌文化為代表的歷史文化產業帶,以羌藏文化為代表的民族文化產業帶,以地震重建區為代表的重建文化產業帶,以中物院科技展覽館、亞洲最大風洞群、鄧稼先故居為代表的“兩彈一星”文化產業帶;并打造文化創意和國防科技兩大文化產業基地。
綿陽建設與國家科技城相適應的西部文化強市,不僅符合未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很大程度取決于科技與文化融合的科學判斷,同時也體現出文化建設服務大局并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戰略定位。
《關于加快文化改革發展建設西部文化強市的決定》的出臺,展現出綿陽建設西部文化強市的決心,也為綿陽打造西部文化強市奠定了堅實基礎。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