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配合北京打造配套產業集群 打造北京濱海衛星城
2014-04-13 17:59:21 責任編輯:趙道烈 來源:鳳凰網
面對京津冀一體化沖擊波,河北著名海濱城市秦皇島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爭取重大戰略機遇期的最大發展紅利?13日,秦皇島市長商黎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該市將全力推進與京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發展對接協作、生態環境共建共享、資源要素雙向流動,加快打造北京富有濱海特色的衛星城。
“趕早集”先聲奪人 “八盯緊”進入收獲期
今年2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時強調,努力實現京津冀一體化發展,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抱成團朝著頂層設計的目標一起做。隨后,李克強總理作任職以來首份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加強環渤海及京津冀地區經濟協作。“京津冀一體化”、“京津冀協同發展”、“首都圈”旋即成為網絡大熱詞。
3月26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再次為“京津冀一體化”推波助瀾。意見明確,這個省將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以建設京津冀城市群為載體,充分發揮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區生態建設的服務作用,進一步強化石家莊、唐山在京津冀區域中的兩翼輻射帶動功能。同時,“充分發揮張家口、承德的生態優勢和秦皇島的濱海資源優勢,打造服務首都的特色功能城市”。
實際上,素有“避暑勝地”之稱的秦皇島與京津聯系千絲萬縷,也從未停止過“對接京津”的腳步。2013年5月13日,在中共秦皇島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擴大)會議上,秦皇島市委書記田向利提出,打好對接京津牌,打造區域合作的新高地。今年3月21日,田向利又在市委常委會上指出,全市各級各部門特別是市級四大班子都要肩負起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的任務,力爭在這一重大戰略機遇中為秦皇島發展爭取最大紅利。
一年前的會議上,田向利就提出要以京津為坐標系,在首都經濟圈中找準產業分工,把產業發展、結構調整放到首都經濟圈中來考量。同時樹立合作理念,跳出行政區劃的框框,善借京津之勢,聚集高端要素。她還提出做到“八個盯緊”:盯緊京津智力、資金和人才,主動承接京津知識、技術溢出和產業轉移;盯緊國家部委,積極跑辦爭取項目,爭取更大政策資金支持;盯緊京津央企,圍繞產業鏈下延搞好關聯企業引進,打造配套產業集群;盯緊京津跨國公司和知名民企,爭取來秦發展第二總部;盯緊京津高新技術,搭建科技合作平臺,“無中生有”培育發展新興產業,“有中生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盯緊京津市場,開拓優質農產品產銷對接,大力發展農產品、畜產品和蔬菜加工;盯緊京津游客,大力發展高端旅游、養老休閑、康體健身等旅游產業,與京津形成客源互補、市場連片的大旅游格局;盯緊京津文化市場,引進京津先進的文化理念和管理經驗,提升秦皇島文化建設品位。
商黎光告訴記者,一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充分發揮秦皇島區位、環境、生態、暑期、產業等比較優勢,明確將打好“對接京津牌”作為實現秦皇島率先開放、趕超發展的重中之重,堅持服務京津與對接京津同步推開、互促互進。在“八個盯緊”中,田向利曾率隊多次拜訪國家部委、北京市政府以及駐京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企業,市四大班子領導、市直有關部門、各縣區積極對接、尋求合作,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截至目前,秦皇島市已與北京海淀區建立了合作共享機制,中關村海淀園全國首家分園將于下月在該市掛牌,千方科技等一批項目將同步入駐;與清華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7家院校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北京大學等4所高校將在該市設立研究機構,10名院士被聘為市政府特約咨詢,秦皇島開發區成為中科院技術創新成果的重要轉化基地;與50多家駐京央企、知名民企、外企深入對接,中國建材新型房屋、神州數碼等一批重大項目取得積極進展。
依托八大優勢 秦皇島將建京津“八大特色承接區”
商黎光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思想,對于地處環京津、環渤海前沿的秦皇島來說,是一個最大、最現實、最不能錯失的歷史性發展機遇。為此,該市提出了“四個結合”,即:服務京津與發展自己相結合、錯位發展與功能互補相結合、整體謀劃與重點突破相結合、改革開放和制度創新相結合的原則,努力把握大勢、搶抓機遇、乘勢作為。
目前,秦皇島市根據河北省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會精神,制定出臺了加強對接京津工作《實施意見》,并成立了由市四大班子領導負責的13個推進機構。該市明確,將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對秦皇島“培育發展特色功能城市”的要求,充分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以調整城市功能布局為載體,以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為重點,以創新體制機制為保障,加快打造北京富有濱海特色的衛星城。
據商黎光透露,在具體工作中,該市將依托八大優勢,建設京津八大特色承接區: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