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產業成為郴州首個突破千億產業集群 實現跨越發展
2013年,郴州有色金屬產業產值達到1016億元,成為郴州首個突破千億的產業集群,擦亮了郴州“世界有色金屬之鄉”的這塊金字名片,有力地支撐了郴州工業經濟穩居全省第一方陣。
為進一步做大做強郴州有色金屬產業,提升郴州有色金屬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市委、市政府研究出臺了有色金屬“五個一”戰略體系建設實施意見(即培育一批品牌企業、組建一個國家質檢中心、發布一個物價指數、建立一個交易平臺、建設一個展示平臺),實現了有色金屬產業的集聚發展、快速發展、跨越發展。
整合資源,集聚發展
打造郴州有色金屬的旗艦企業,推進郴州有色金屬產業由“遍地開花”向“品牌集聚”轉變,加快推進優勢礦種精深加工,是郴州壯大有色金屬產業的必由之路。郴州有色金屬“五個一”戰略體系中首先提出了要“培育一批品牌企業”。就是在市場潛力大、帶動能力強、具有一定發展優勢的有色金屬企業中選取10到15家實施“五個一工程”,即一個優勢礦種、一名戰略投資者、一套產業規劃、一名市級領導、一套扶持政策,建立領導小組和品牌企業雙向溝通機制。優先給予品牌企業政策和資源支持,引導企業加強品牌建設和品牌保護,推動品牌企業技術創新升級,鼓勵品牌企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幫助品牌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篩選了宇騰有色、金貴銀業(002716,股吧)等14家有色金屬行業龍頭企業為重點品牌培育對象,支持企業加快推進資產重組,加快推進企業上市步伐,大力實施質量品牌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積極申報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質量獎。1月28日,郴州有色產業“八大金剛”中金貴銀業率先登陸中小板面市,成為郴州市第一家上市的民營企業。
創新驅動,加快發展
科技創新為郴州有色金屬產業的可持續之路提供了源源動力。為充分發揮專利技術在有色金屬產業技術創新中的支撐作用,促進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郴州組織實施“專利轉化推進計劃”,制定了《 郴州市2013年工業質量品牌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出臺了《郴州市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管理辦法》,圍繞產業大轉型,加強品牌培育工作,加大企業技術創新力度,打造品牌核心競爭力,加快升級工業產品技術標準,推進質量標準化。充分利用市質檢所現有的資源和條件,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建設國家有色貴重金屬質檢中心;引進和培養高技術人才,將質檢中心建成集檢驗、科研、制標、服務于一體的技術權威機構;以技術為依托,選用目前國際先進的檢驗設備和檢驗方法,使檢驗中心的手段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研究和檢測有色貴重金屬產品占全部貴重金屬的95%以上,檢測范圍覆蓋華南、華中、華東、西南等省市區。2013年,雄風稀貴被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柿竹園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和寶山有色金屬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被國家工信部認定為“工業企業知識產權培育工程”試點企業,參與的“多流態銻級強化浮選技術開發及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成果轉化,跨越發展
一個指數,一個交易所,一個博物館為郴州有色金屬產業提供了全方位的成果展示平臺。“湖南有色金屬(郴州)價格指數”的編制選擇了省內21家龍頭企業作為價格監測樣本,已成為郴州有色行業運行的風向標之一,下一步將著力打造成為兼具國內權威性和國際滲透力的有色金屬價格指數。
湖南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是國內首家全國性稀貴金屬交易平臺,在全國建設30多個稀貴金屬交收基地,打造“實物交收基地+融資+電子商務”的商業平臺,將湖南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建設成集交易、融資、購銷、倉儲、物流于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系。2013年累計交易額達22731億元,到2015年,日交易量將突破200億元,帶動民間資金100億元,在全國發展500家綜合類會員,推進湖南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發展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網點最全、服務功能最強的稀貴金屬、有色金屬交易中心,促進產業、市場與金融的融合,為企業搭建稀貴金屬現貨供需平臺,形成總部注冊地在郴州、輻射全國的完整的網絡體系。
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的世界有色金屬博物館將于今年底正式投入運行。該館以國家級地質科普教育基地為目標,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世界有色金屬博物館。收藏展示一批國家乃至世界頂極的、獨一無二的、觀賞和科研價值極高的、經專家認定的礦物之最。博物館建成后將利用圖片、文字、模型、實物、影視及信息系統等多媒體形式,集中展示礦業遺跡和礦山史籍,普及科學文化知識,一座集知識性、科學性、觀賞性、藝術性于一體的現代化有色金屬博物館,將是郴州新的響亮的值得驕傲自豪的文化名片。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