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萬千億資產構新型產業集群
據前瞻記者了解到,重慶大渡口被入選為《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2013-2022年)》,同時也是重慶唯一入選的單位,日前關于《重慶市大渡口濱江老工業區整體搬遷改造實施方案(2013-2022)》日前已經完全編制成功。
1600億構建新興產業集群
昨日,大渡口區發改委副主任蔣夢茵告訴商報記者,此次納入改造規劃的濱江工業區囊括了除春暉路街道之外的大渡口核心區域,包括九宮廟商圈、建橋園區和老重鋼片區等。照規劃,濱江老工業區調整改造包含工業企業調整改造、新產業培育發展、騰空廠區廠房設施改造、市政公共基礎設施改擴建、生態環境治理、棚戶區拆遷改造和社會事業發展共7大類118個項目,總投資1613.67億元。
那么,如何打造新興產業之區?記者了解到,濱江工業區將在產業上傾力打造“三園一廊”,即文化創意產業園、新興產業園、低碳生活園和濱江休閑旅游走廊。
記者從方案中看到,在重鋼原址、躍進村(小區網 論壇)等地區布局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將規劃一個鋼鐵英雄主題藝術產業公園,在重鋼舊址上,建立起一座鋼鐵的主題公園,市民不但能在這里看到整個重鋼發展的稀奇物件,還能在這里申請創辦創意品牌總部,讓工業與浪漫在此激烈碰撞。
在建橋工業園區建立的新興產業園中,將重點布局高新技術、現代物流、信息服務業、中介咨詢等業態。對此,蔣夢茵解釋道,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往往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也更低碳環保。在金鰲山以東的一塊區域將布局低碳生活園,將引進龍湖、協信、金科、保利等復合型地產開發商,打造高端地產開發業。
未來,大渡口濱江路也將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按照規劃,大渡口將在區內瀕臨長江的區域打造濱江休閑旅游走廊。其中,將重點打造300畝江湖菜體驗城、300畝自助燒烤城,并引進10家高品質餐飲店,打造特色風味小吃街等。同時,還將打造一批具有“巴山夜雨”詩化意境的臨水船上酒店賓館,加快自駕車營地、汽車旅館、露營營地的建設。
帶動老工業基地轉型
“濱江工業區是大渡口老工業基地痕跡最重、也是發展潛力最大的一片區域。”蔣夢茵告訴記者,作為大渡口老工業基地的先頭兵,此次濱江核心區搬遷改造方案的出爐將發揮引擎的作用,帶動整個大渡口區的轉型發展。
蔣夢茵還進一步表示,濱江老工業區企業搬遷改造為老工業基地發展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騰出空間,并將加快形成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并轉”的發展格局。
借此機遇,大渡口將重構產業支撐體系,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發展以天安數碼為代表的高科技電子信息業,以文訊電子商務為代表的現代物流業和以重鋼總部為代表的總部經濟等,這些都將提升大渡口區的經濟結構層次。
“此外,‘三園一廊’概念性規劃方案的出臺,將會促成大渡口濱江老工業區產業布局和城市功能的改變,提升大渡口的區域價值和城市形象。”蔣夢茵認為,未來,大渡口將由傳統的工業老區向生活品質之城和新興產業之區發展。
兩大產業亟待資本進入
在大渡口轉型的大背景下,有哪些商機可挖?“首先就是高端地產業。”昨日,大渡口區招商局副局長郝巧表示,工業搬遷后的濱江老工業區今后將重點建設休閑養生高端居住區,同時配置相關的商業配套及綜合服務業。“目前,大渡口區最缺乏這類產業,而這類產業也最被市場看好。有興趣的房企可以找我們洽談。”
“其次是旅游產業。”蔣夢茵表示,大渡口區擁有的土地儲備在主城核心區中是最多的,隨著交通逐漸暢達,在發展旅游業上有著極大的優勢。郝巧也表示,隨著小南海水電站開工,未來依托于該水電站建設的一系列大型水上游樂項目也將成為資本搶灘的焦點。
地理論見
合理打造產業鏈
重慶市社科院企業研究所所長王秀模對商報記者表示,大渡口區進行產業轉型,發展文化產業創意園、高新產業是必由之路,與主城六區錯位、進行工業轉型的大方向是正確的。不過,重慶工商大學校長楊繼瑞也提醒濱江老工業區的整體搬遷改造“不要操之過急,尤其應注重整體規劃的科學性和前瞻性”。
王秀模認為,當前大渡口區服務業基礎薄弱,在市場不認可、人氣沒有集聚的時候盲目大力發展可能造成產業鏈銜接不協調,反而不利于經濟進步。他建議,“先發展物流等非鋼鐵產業,循序漸進,集聚人氣,逐步發展現代服務業。”楊繼瑞也對產業關聯的重要性表示了肯定,他指出,大渡口轉型期間的功能再造、合理配置都需要形成產業鏈,防止一盤散沙。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