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產業集群多元格局呈現 制造業空間拓寬
在開魯縣工業園區,生產風電裝備的風機制造公司、葉片制造公司、塔筒制造公司要么是隔路相對,要么是隔墻相鄰。在美澤風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車間里,工人有序分布在葉片生產流水線上,焊接、層鋪、外片打磨。開魯縣成為了全區首個實現風電制造業整機配套本地系列化生產的旗縣,風電裝備制造業成為了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開魯縣在規劃建設“百萬千瓦風電場”的同時,把與風電產業配套的裝備制造業捆綁考慮、聯動發展、協同推進,從而帶動了風電裝備制造業的異軍突起。葛洲壩內蒙古風電設備有限公司2008年入駐開魯縣,建設總規模為年產風機塔筒1000套。2009年5月公司一期正式投產以來,訂單就源源不斷。美澤風機葉片、華創風電主機、湘電產業園等風電裝備制造企業相繼落戶開魯縣,實現了塔筒、葉片、主機全部本地化,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一批大企業、大項目不僅推動了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也改寫了開魯縣制造業從小作坊到擁有一流大型生產線的現代化廠房的歷史。
煤電鋁等產業集群為裝備制造業提供發展機遇
5月中旬的一天,在霍林郭勒創一機械設備有限公司,采購經理黃穎旭帶著記者來到生產車間,但見數十臺大型機床錯落排列,工人忙碌而有序。黃穎旭介紹說,班組長帶著十多名工人外出施工,這也是我們公司的生產特點,留在車間里的工人可以按照任務要求獨立完成生產操作。這家公司主要是為霍林河綜合資源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的大型企業生產和維護相關配套設備,其中鴻駿鋁業的陽極導桿就在這里進行生產和維護的,另外還包括霍寧碳素、山水水泥、萬祥鋁業等一些公司的部分設備維護及部件生產。
已在公司工作4年多的技術員郭佳慈正在電火花切割線上設計一個特殊的配件,小郭對記者說:“這個件廠家只訂做一只,它是某種設備上的特種件,除了標準要求高,材質要求也特殊,今天我要給他們做出來,不能耽誤他們的生產進度。”隨著霍市煤電鋁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公司還將與錦聯、創源等公司進行洽談合作,業務量會成倍擴大。今年公司還投入資金進行技術改造,自主研發了減速壓力機,用于電廠大型設備的檢修維護。
在奈曼旗,由沈陽海克公司投資建設的泓海機械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數控機床零部件,生產規模可達每年1.2萬套,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稅金700萬元,安置390人就業。總經理助理趙野告訴記者,目前他們使用數控機床生產的配件就是數控機床本身的配件,組裝后便是現在所使用的數控機床,公司實際上就是數控機床生產廠家。
奈曼旗依托巴新鐵路這一“能源通道”,著力引進相關制造業企業,由遼陽客商投資建設的馨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鐵路工務配件及橋梁配件,生產規模為6000噸/年。同時,通過與沈陽機床廠、富士康等大企業的溝通聯絡,帶動了一批機械設備和零部件制造企業入駐,這些自主創新型企業,走的是科技創新、高端發展之路。奈曼旗正逐步打造東北地區裝備制造業配套車間。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