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工業產業集群“十二五”末產值將突破1200億
近年來,福建福鼎市發展快速,作為福建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市、全國十大縣級活力城市和毗鄰浙南乃至長三角地區,福鼎因閩浙邊貿工業園區而興。至“十二五”末,福鼎工業產業集群產值將突破1200億元。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規劃建設20.6萬畝的閩浙邊貿工業園區正成為福建省吸引浙商轉移產業、閩商回歸海西創業的最大承接平臺。到目前,已入園企業近200家,建成投產135家,總投資突破500億元。而福鼎市正依托邊貿工業園區,做大工業規模,培育產業集群,強力推進工業化進程。
在華正新能源鋰電池二期車間工地,伴著轟鳴的機器聲,福建華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平告訴記者,二期總投資達3億元的鋰電池項目要在今年12月開始設備安裝調試,明年則要啟動10億元的電動車新項目。
華正鋰電池等高端項目帶來的“蝴蝶共振”效應正逐步顯現。短短3年時間,藍晶光伏玻璃、華正鋰電池、鼎瑞鎳合金、華晶硅元素等一批新能源、高科技項目來了,一個千億級的新能源大產業正在形成。目前,閩浙邊貿工業園區以及周邊100多家化油器等汽配企業正在借力新能源的路子轉型提升。
福鼎是福建的“北大門”,是海西東北翼“北接南聯”的前沿區域。近年來,福鼎市積極搶抓海西建設和環三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致力在海西東北翼“當先鋒、謀對接、求先行”,按照“對接長三角、建設大園區、發展大產業、爭當排頭兵”的具體要求,始終堅持“工業立市”戰略,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實施工業園區規劃建設,通過培育產業骨干企業,做大工業規模,培育產業集群,借力園區,強力推進工業化進程。特別是實施海西規劃以來,福鼎市緊緊圍繞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東北翼的良好機遇,全面融入環三都澳區域,大力實施回歸、承接、項目帶動和品牌帶動戰略,全力加快各級工業園的開發建設,積極打造承接產業轉移基地,巧借“中國化油器城”、“中國白茶之鄉”、“中國鱸魚之鄉”、“太姥山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合成革產業示范基地”、“閩浙邊界門戶”6塊金字“名片”,積極發揮“一園十區”的龍頭帶動作用,通過組團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做大做強園區產業,輻射推動全市工業化進程,促進地方財政穩健快速增長。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