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設糧經產業“兩帶三群” 打造高效優質生產基地
為推進北京市糧經作物更好更快發展,市農業局昨天表示,今后,北京市發展糧經產業將按照提高大宗作物單產水平、打造生產性綠色空間、開發特色糧經產品這一思路,將糧經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320萬畝左右,按照“近郊連點成片、遠郊連片成面”的空間布局,抓好糧經產業“兩帶三群”建設,推進糧經作物規模生產。
據介紹,“兩帶”主要包括,優質高產糧食生產帶,在順義、通州、房山、大興和延慶5個區縣的平原大板塊農田區,以高產創建活動為引領,帶動全市糧食優質高產穩產;生態作物種植帶,以多年生越冬作物為主,在環城區燕山、太行山淺山和山前平原區,提高冬春季農田綠色覆蓋度,打造農業生產綠色空間。
“三群”主要包括,綠色雜糧生產群,按照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標準,在密云、房山、延慶、平谷、懷柔等山區重點發展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高的豆類、薯類等雜糧生產;鮮食產品生產群,按照節約成本就地生產原則,在平原和淺山區縣重點發展鮮食玉米、鮮食花生和草莓等產品;其它高效糧經作物生產群,按照因地制宜、突出效益的基本原則,實施點片結合的布局思路,發展其它高效糧經作物生產。
據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實施“兩帶三群”建設中,促進糧經作物規模生產,圍繞小麥、玉米等大宗糧食作物,兼顧高效經濟作物,通過種植制度和品種結構的優化,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產出率和農田生態服務價值。同時,北京市將加大優質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力度,突破資源和地域限制,支持建設300至500個集管理標準、工作標準和技術標準為一體的規模化、設施化、集約化的現代高效優質標準化生產基地,使之成為首都市場高端優質安全農產品的重要保障,確保農業產業穩健快速發展。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