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個云計算產業基地揭幕 亦莊中關村成南北格局
北京市云計算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聚集了十余家云計算企業的中關村云計算產業基地,昨天(8月16日)在位于上地的中關村軟件園揭幕。至此,北京正式形成了南有亦莊、北有中關村軟件園的兩大云計算基地格局,初步完成了北京市“祥云工程”確定的建設兩大云基地的目標。
遠遠地看過去,一個碩大的“光盤”下有四個巨型“鼠標”,這就是中關村軟件園的標志性建筑——軟件廣場,中關村云計算產業基地坐落于軟件廣場C座,面積11000平方米。
走進這個外形酷似鼠標的建筑,處處都有云計算的痕跡,一層有云間咖啡,設有閱讀區,陳列國內外最新云計算的專業書籍,還會定期舉辦高端云計算的對話和講座;二層的云展廳,展示云基地創造的云計算全產業鏈產品和技術方案;四層的極客俱樂部(Geek lab),將成為云計算工程師、極客們的樂園。在辦公區有將近500個工位,目前入駐企業超過10家,包括友友系統、云端時代、云華時代、中云網、天地匯云等云計算企業,云天使投資基金、海銀資本等企業也將同步入駐。
據前瞻網了解,兩年前,中國云產業園在亦莊啟動。首批簽約入園的企業包括云計算系統設備制造基地、云計算研發運營中心、KDDI數據中心等五個項目,總投資規模達261億元。產業園預計實現吸引投資超過500億元,年產值或銷售收入2000億元以上,吸納超過5萬人就業。
既然在京南已經建設了一個云基地,為何還要在北部的中關村再建一個?市經信委副主任姜貴平解釋,南部的中國云產業園以硬件制造為主,從集成電路到顯示部件、云服務器,再到瘦終端、集裝箱式數據中心。而中關村云計算產業基地則要發揮中關村尤其是中關村軟件園的研發優勢,側重于云計算的應用服務、大數據和云計算終端。
姜貴平表示,自2010年啟動祥云工程以來,北京市云計算產業以重大應用為切入點,以項目落地為重點,構造云計算產業鏈。目前,祥云工程參與的中外企業有100多家,云產業鏈初步形成。以“基金+基地”的運作模式,建成了以中關村軟件園為主的北部云服務基地和以亦莊中國云產業園為主的南部云后臺基地,南北強強聯合聯合,將促進云計算產業穩健快速發展。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