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設立之初,中國證監會曾對擬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提出“兩高六新”的要求和定位,在此框架下,過去的三年時間里,一大批有活力、有實力、有潛力的創新型企業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如今,這些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哪些細分領域還處于空白期?企業如何抓住機遇搶占細分市場制高點?
為此,本刊記者特約采訪了中航證券有限公司證券承銷與保薦分公司執行董事李家美先生(以下簡稱“李總”)。以下是他根據多年的職業經驗總結出來的一些個人心得,分享于此,希望能給廣大讀者帶來一些啟發。
李家美簡介:經濟學學士,投資金融學碩士,證券執業十余年,對擬上市企業發展前景有著比常人更深刻的理性認識,長期致力于資本市場服務。
《資本前瞻》:能源是個熱門大方向,請您具體談一談這個傳統領域背后,目前正在挖掘或尚待挖掘的機會有哪些?
李總:能源的稀缺性問題是任何一個國家無法回避的問題。在能源領域,
新能源以及一切有利于提高能源的勘探、儲存和使用效率的新方式、新技術、新工藝將繼續被市場看好,蘊藏著巨大的商業機會。
首先是新能源,這也是創業板“兩高六新”中的一個重要關注點,包括風能、電能、生物質能、太陽能、沼澤能、
垃圾發電等。隨著世界能源需求持續增長,能源價格日益高漲,大力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現階段,政府、社會、企業都將對此高度重視。
其次,如何有效提高能源在探測、開采、儲存、輸送等各個環節的效率也是解決能源問題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石油、
煤炭、
天然氣等能源均屬化石能源。經過多年的開發,地表層的化石能源儲量已被有效開采,深海、沙漠、巖石等復雜地況下的化石能源儲量大,但勘探和開采成本高,因此,能源的探測、開發方面的新技術、新工業和新方法一定是該領域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目前,在能源勘探和開發技術方面,國內代表性的公司有恒泰艾普、潛能恒信等。
能源的稀缺性問題衍生的另外一個命題是如何開發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能源的儲存和輸送技術,進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為了解決能源的稀缺性問題,除不斷開發新能源外,還需要大幅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比如提高能源的清潔使用、研發節能汽車、節能燈、建筑隔熱技術等。
此外,突破能源儲存和輸送的技術瓶頸,也是目前亟待探討的問題。能源的儲存技術主要解決能源的生產和使用的時間差問題,而輸送技術則主要解決能源輸送過程中的損耗,間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目前,我國的能源儲存和輸送技術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是一個商業機會巨大的細分市場。
《資本前瞻》:關于我國太陽能光伏業的發展趨勢,目前業界人士看法不一。對此您的觀點是什么?
李總:雖然目前太陽能光伏產業面臨低谷期,但
多晶硅產能過剩及其帶來的影響只是暫時性的,它作為重要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依然廣闊,關鍵在于攻破核心技術的難關。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