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網摘要:“對于任何企業來說,其服務的最終客戶都是人,因此人口規模及其結構的變化是預測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考因素之一,捕捉到,并且利用好,就可以為企業創造價值,甚至打造出國際性的品牌標桿?!?/div>
創業板設立之初,中國證監會曾對擬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提出“兩高六新”的要求和定位,在此框架下,過去的三年時間里,一大批有活力、有實力、有潛力的創新型企業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如今,這些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哪些細分領域還處于空白期?企業如何抓住機遇搶占細分市場制高點?
為此,本刊記者特約采訪了中航證券有限公司證券承銷與保薦分公司執行董事李家美先生(以下簡稱“李總”)。以下是他根據多年的職業經驗總結出來的一些個人心得,分享于此,希望能給廣大讀者帶來一些啟發。
李家美簡介:經濟學學士,投資金融學碩士,證券執業十余年,對擬上市企業發展前景有著比常人更深刻的理性認識,長期致力于資本市場服務。
《資本前瞻》:在新服務方向,企業可能存在哪些市場切入口?
李總:既然企業服務的最終客戶是人,那么人口規模及其結構的變化有可能為很多企業提供迅速成長的市場機會。敏銳的企業,往往善于捕捉人口的內在結構和變化趨勢,并適時調整企業發展戰略,挖掘未來潛在的市場機會。目前,隨著我國人口結構的變化,老年人口和獨身子女的家庭的比例迅速提高,這些變化,都有可能催生大批服務于老年人和嬰幼兒的精英企業。
《資本前瞻》:兒童服務方面您能否說得具體一點?
李總:比如說面向嬰幼兒教育的早教機構和早教產品行業。近幾年來,各種“嬰幼兒早教機構”、“兒童潛能開發中心”遍地開花,這一方面反映了嬰幼兒教育巨大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也正好契合了早期教育這一
教育培訓市場日益細分的發展趨勢。
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國家已經正式將
學前教育、
特殊教育、職業教育、遠程教育列為國家鼓勵發展的行業,而“十二五”規劃更是第一次把嬰幼兒早期啟蒙教育和獨生子女社會行為教育納入國家發展規劃,從這個角度來說,國家已經越來越重視嬰幼兒的教育培訓。國家政策的支持,將促使嬰幼兒教育行業步入快速發展通道。
嬰幼兒教育需要通過早教機構實施,但早教機構的教育手段需要物化到具體的早教產品上。因此,在早教市場上,除了早教機構外,還有一些早教產品的研發、生產型企業,也是很有發展前景的。目前我們正在輔導的一家早教企業,其以科學的嬰幼兒發育理論為指導,根據嬰幼兒不同階段在視覺、聽覺、智力、情感情商、團隊協作等方面的發展和需要,開發出針對性很強早教產品和課程內容,產生了較好的市場效果。
《資本前瞻》:關于老年人服務方面,您的判斷是什么?
李總:針對目前城市大多數家庭的“4+2+1”型年齡結構(即四個老人,夫妻二人,一個小孩),且夫妻雙方普遍工作壓力大,加之“三代同堂”觀念沖突,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市場化的養老保障。目前我國城市的養老保障體系主要由國家財政來支撐,但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民營機構參與到養老工程中,而且養老服務也不僅僅局限于簡單的衣食住行,新型的養老服務將更多地注重老年關懷,包括老年護理、老年人業余活動、年終關懷等。目前這種新型的養老方式在部分發達的沿海地區已開始嘗試,但總體上看,市場化的養老保障還未有效開發和普及。鑒于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巨大,期間蘊藏的商機應是不可估量的。
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很多新興服務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但無論如何,企業服務要以人為本,因此人口規模及其結構的變化是預測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考因素之一,捕捉到,并且利用好,就可以為企業創造價值,甚至打造出國際性的品牌標桿。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