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委密集出臺文件引進民間資本
民間投資是經濟增長內在活力與動力的主要源泉,但目前,中國的民間投資主要停留在低層次產業和產業鏈低端,尤其是大量的高耗能、高污染、低技術產能。民間投資亟需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打破國企壟斷,徹底解決中國經濟結構嚴重失衡的呼聲也日漸高漲。
近期,銀監會等六部委密集出臺吸納民間資本的政策,細化“新36條”,拔除政策藩籬,開門納客,請進民間資本投身原本國有資本壟斷的行業,注入新鮮的活力,這對保增長、抗通脹,甚至是經濟復蘇,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銀監會
銀監會官方網站5月26日發布《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與其他資本遵守同等條件。
國資委
國資委5月25日發布《關于國有企業改制重組中積極引入民間投資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14條具體意見,鼓勵民間投資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
證監會
證監會5月25日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的《關于落實工作要點的通知》,支持民營企業上市和再融資、鼓勵民間資本參股證券期貨經營機構。
交通運輸部
4月13日出臺了《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公路水路交通運輸領域的實施意見》,同過去的政策措施相比,此次意見從投資領域、投資重點、投資服務、投資管理四方面進一步鼓勵民資進入該領域。
衛生部
5月21日,衛生部下發《關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經營性質的通知》,通知明確指出,社會資本可以按照經營目的,自主申辦營利性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
鐵道部
鐵道部5月18日發布《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鐵路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鐵路的相關領域,包括參與鐵路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客貨運輸服務、設備器材設計生產以及相關服務等。
很明顯,這些新政對于打破行業壟斷、激發民間資本的創富活力,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倘若六部委出臺的政策真正能貫徹始終,而不是一種口號,一種“誘餌”,那么,毫無疑問,民間資本將會大展宏圖,大有作為。
但是,想從根本上解決民間資本的疑慮,最大程度激發民間資本的活力,除了監管部門保質保量地出臺各個領域的實施細則外,還需要繼續細化并補充相應的支持和保障措施,讓民間資本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有章可靠。否則,即使現在有一部分民間資本能夠順利進入到一些壟斷行業,并迅速地成長起來,也難以形成持續發展的有效機制。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