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快遞企業上市長路漫漫
作者簡介:陳超鵬,具有多年物流與交通運輸領域研究經驗,對領域內公路、鐵路、水路、空運等各細分領域有較深的見解,其帶領的研究團隊能深入挖掘行業重點/熱點并結合行業實際,對客戶的需求提供專項調研服務,研究成果獲客戶好評。
民營企業雖然發展迅速,市場化程度較高,即使有上市欲望,但因規模、自身體制等原因,要啟動上市融資可謂困難重重。
資金困境是普遍現象
規模經營是快遞業的成功之道,只有規模經營才能夠降低成本,才能夠規范運營,也才能夠解決最終運力的問題。網絡性及規模經濟型是快遞業的主要特征之一,網點的增加對業務量的影響有兩個,一是新增網點的快遞業務直接增加業務總量;二是由于便利性提高及公司影響的擴大,原有網點的業務量也間接增加。要完善網絡布局擴張規模經營,快遞企業需要在營業網點、車輛設備、處理中心、信息系統等業務運營資源方面投入大量資本,而人工薪酬與日常運營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由此,快遞企業規模經營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物流需求是衍生需求,快遞業作為物流細分領域,其迅猛的發展得益于新興的商貿模式,最為典型的當屬電子商務。中國電子商務近年來以驚人的速度在發展,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7735.6億元,較2010年增長67.8%。
隨著電子商務和網上購物的不斷升溫,快遞市場迅猛發展,快遞業務量每年以20%至60%的速度遞增。截至2011年底,全國持有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法人企業超過7500家,其中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經營快遞業務的網絡型企業52家。
由于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市場對于快遞配送速度以及服務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快遞企業為了滿足電商以及百姓日益增長的需求,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質量迫在眉睫,但這一切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撐。
目前,可供快遞企業解決融資的通道有幾種,包括企業自我積累滾動發展、銀行貸款、上市融資、接受戰略伙伴投資、投行融資、民間高利貸融資,其中企業最希望得到的是銀行貸款與上市融資。由于很多快遞企業都是輕資產的,設備資產都不足,申請銀行貸款并非易事,目前無論是投資公司還是風投,對快遞企業似乎并不怎么青睞。上市融資對快遞業來說似乎尚陌生,在中郵速遞之前,快遞業還沒有上市融資的先例。
中郵速遞引發快遞業IPO遐想
中郵速遞于
中郵速遞擁有由飛機、火車、汽車等組成的全國性、立體化干線運輸網,業務通達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國內2800多個縣(市),是國內最大的快遞服務網絡。若上市后中郵速遞能夠提高內部管理和運營水平,加之其有充足資金,對當前的快遞市場無疑是個較大的沖擊。
此次中郵速遞沖擊IPO,給了正在“貼身肉搏”的國內快遞行業上市融資,解決資金困境,以擺脫殘酷競爭困局的巨大想象空間。中郵速遞上市是否意味著打開了國內快遞企業上市融資的大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