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公司淪為BAT打工仔?中影上影加速IPO擬提前布局
6月15日上海電影節召開的主題論壇上,保利博納總裁于冬語出驚人。他預言電影公司未來都將給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打工,電影公司僅存的優勢是盡快把規模最大。
于冬認為,未來電影公司的發展,就是滿足百度、騰訊、阿里3家互聯網巨頭的需求,BAT要什么我們就干什么!未來這些平臺化公司直接去地里摘棉花,哪塊棉花種得好,直接下地摘,不需要合作社,不需要供應商,所以這對我們傳統電影公司影響巨大。
曾為300余家企業提供過IPO咨詢的前瞻投資顧問(主要為擬上市企業提供上市前細分市場研究和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認為,目前正在IPO候審的上海電影集團、中影股份,均擬通過上交所主板IPO募集巨額資金,以用于現有影視劇業務的營運發展,積極拓展數字影院和數字放映等項目,從而把規模進一步做大,穩固電影內容市場。
前瞻投資顧問認為,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積極布局電影娛樂產業,給傳統電影市場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也代表著電影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而上海電影集團、中影股份等傳統電影內容提供商,可能也是看到了這一趨勢,以及未來潛存的競爭風險,擬通過IPO提前布局。
保利博納總裁于冬表示,我們現在僅存的優勢是什么?就是現在要迅速把規模做上去,沒有規模的電影公司是沒有未來的,獨立制片最終都會歸屬到BAT去,因為他們是用顛覆式的方式在梳理整個產業。下一步是內容產業的重組。現在這個產業是真正的機會到來了,未來的十年是互聯網引領產業革命的十年。
中影股份沖刺國字號影業第一股
中影股份成立于2010年12月9日,注冊資金14億元。此次IPO由中信建投保薦,擬登陸上交所。公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4.67億股新股,不涉及老股轉讓,公司擬募集資金46億元,主要用于補充影視劇業務營運資金、數字影院投資等項目。
與上影股份、萬達院線等公司一樣,中影股份也同樣將院線擴張作為主要募投項目。招股書顯示,公司擬募集11.76億元和14.33億元分別投資數字影院和數字放映推廣應用項目。而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各影視行業龍頭陸續登陸A股市場,院線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院線擴張也將更為迅速。
中影的主營業務包括影視制片制作、電影發行、電影放映及影視服務業務。其中,電影發行業務成為公司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數據顯示,2011-2013年,公司電影發行業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9億元、25億元和24億元,分別占當年公司總營業收入的61.86%、60.45%和58.35%。
招股書顯示,公司營業收入連續三年上漲,公司2011-2013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1.8億元、42億元和42.3億元。不過公司的凈利潤卻有下滑的趨勢。公司近三年創造的凈利潤分別為5.1億元、5.6億元和4.3億元,其中,2013年實現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23.2%。
上影股份IPO后兩年內整體上市
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擬上交所上市,本次擬發行935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37350萬股,保薦機構為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
上影股份主營業務為電影發行及放映業務,具體包括電影發行和版權銷售、院線經營以及影院投資、開發和經營業務。
公司控股股東為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在本次發行前,上影集團直接持有本公司95.52%的股權。公司本次發行完成后,上影集團將持有69.22%的本公司股份,仍將保持絕對控股地位。
招股資料顯示,2011-2013年,上影股份以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計算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6.93%、30.79%和34.73%。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到位后,公司歸屬于母公司的凈資產將大幅上升。
在上影集團的整體業務布局中,其共分為三大板塊,最上游的是電影拍攝,既是制片業務,而中游是電影的發行和院線,下游則是電影的相關收入和衍生品:比如貼片廣告、植入廣告、版權收入等等。整個電影集團業務中,雖然制片業務是較為核心的業務,但是最賺錢的則是中游的發行和院線業務。但最終制片業務還是被剝離在了此次IPO上市的資產外。
“此次上影股份上市的主要資產雖然只是上影集團的發行和院線資產,但上影股份將成為其后整個上影集團的資本運作平臺,而按照內部規劃,在IPO上市兩年內,將通過上影股份完成上影集團的整體上市。”在上影股份預披露完成后,一位來自于上影集團的負責人士向媒體透露。
中影PK上影其他地方軍有意跟進
前瞻投資顧問發現,目前,中影股份和上影股份,均已完成了IPO預披露公示,均擬登陸上交所主板。雖然后者比前者公示時間早一步,但并不意味著上影股份已經將“國有影業第一股”的交椅坐穩。
根據證監會的最新政策,預披露時間順序,并不能決定IPO上會順序,但過會順序將決定發行批文的獲取順序。因此,二者仍在你追我趕中,誰搶先一步通過發審會,誰將有望成功登頂“國有影業第一股”。
據悉,中影和上影,作為國內重點扶持上市的文化傳媒企業,從主管部門到證監會的審批,相對于民營影視企業都有一定的優勢。而在市場競爭中,二者也擁有更多的資源,包括硬件資源——如拍攝基地、設備、道具,和極具競爭力,軟件資源——如導演、演員、大量沉淀的寶貴版權、改編權等。
除中影股份為國家級平臺外,上海電影集團、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西部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瀟湘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珠江電影集團、四川峨眉電影集團等,均為地方電影制片廠改制而來的“地方軍”。
經過近十年來電影行業大浪淘沙的巨變,國有電影企業差距正進一步拉大,也為行業內的整合提供了良機。除已經進入IPO審核通道的中影、上影外,據悉,西部電影集團旗下的西影股份一直在籌劃國內及海外同步上市,而瀟湘電影集團旗下的樂田電影也在積極進行業內拓展。
前瞻投資顧問認為,電影市場的蛋糕很大,但是競爭也跟激烈,而且資源爭奪異常激烈,因此,上市融資,對于電影公司而言,是一個彎道超車的好機會。而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積極布局,更是加速了這種資源競爭,預計緊隨中影、上影IPO之后,一大批“地方軍”也將陸續啟動上市計劃。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