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個IPO項目掀老股百億套現盛宴
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截至2月7日,48個IPO項目已完成或進入網上發行階段。其中,因超募而被迫啟動老股減持的首發項目高達40個。
除登云股份發行推遲并未披露詳細的老股減持明細外,在39個已實施了老股減持的首發項目中,累計發生839筆老股減持,累計減持3.97億股;839位首發企業股東因首發企業超募而減持,提前套現了111.05億元。
從板塊分布來看,48個首發項目中,無論是老股減持股份總數量,還是累計減持筆數和最終套現額度,創業板都是最多的。而且,單一項目減持股東數量最多的三個項目(安控股份、鵬翎股份和匯中股份)均是創業板企業,安控股份和鵬翎股份兩項目甚至出現逾百位股東集中減持套現的盛況。
6個主板項目僅3個啟動了老股減持,減持股份總量為8932.73萬股,72筆減持共計套現28.63億元;18個中小板項目中有14個啟動老股減持,不計登云股份在內的13個項目共發生222筆減持套現24.32億元,減持股份數量為1.20億股;24個創業板項目23個啟動老股減持,減持股份總量為1.88億股,471筆減持共計套現58.09億元。
從老股減持套現金額排名來看,40個實施或制定了老股減持方案的首發項目中,最多者減持套現近20億元,最少也達400多萬元。其中,海天味業股東以減持3735萬股老股套現了19.14億元,成為IPO重啟以來老股減持套現最多的首發項目。緊隨其后的依次是炬華科技和牧原股份,老股減持分別套現金額達8.6億元和7.34億元。
IPO咨詢機構前瞻投資顧問(主要為擬上市公司提供上市前細分市場研究和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分析認為,從客觀原因上講,超募資金現象的產生,源于新股發行規則與市場發行主體條件之間存在脫節。
而目前我國創業板公司大多規模偏小,股本總額相對較少,其IPO時就很容易觸發到《證券法》的約束條件。而為了能順利發行上市,這些公司就必須增加IPO發行股票數量,這直接導致IPO超募資金的產生。而發行市盈率越高,超募的可能性就越高,需要減持的老股就越多;反之,減持的老股股份就越少。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