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的藍海誘惑
(《資本前瞻》12月刊 總第13期封面專題引言)地溝油、毒奶粉、霧霾空氣、亞健康、慢性病、看病難……中國社會時顯戾氣。
當人們因“看病難、看病貴”焦頭爛額的時候,當人們為食品安全提心吊膽的時候,當人們為防癌抗癌、延年益壽而無所適從的時候,中國人已在不知不覺間戴上“健康戰斗士”的新標識。
顯然,我們不能只簡單羅列這些戾氣橫生的現象,也不能指望通過追究某一個人或某一個群體的責任便可高枕無憂,中國人的健康問題,需要我們每個人、每一個社會主體,從社會、道德、文化、商業、政治等方面進行深刻反思。
從供需角度來說,人們對健康的趨之若鶩,反映出來的恰恰是強有力的需求與無力的供給之間巨大的反差。在日漸成熟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種供需失衡的局面不可能長期持續,以醫療保健為主體的健康產業正處在蓄勢待發,呼之欲出的臨界點上。
本期封面專題以10月14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為切入點,從資本市場的視角探討大健康產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專題中,不僅對醫藥、器械、民營醫院、健康理療、健康食品等傳統健康領域的投融資趨勢進行了剖析,涉及健康管理、醫療旅游、醫藥流通、醫療信息化、健康養老等新型健康產業的巨大商機,也是前瞻作為投融資和IPO咨詢顧問希望第一時間傳達給擬融資、擬上市企業的信息。
同時,前瞻投資顧問還認為,中國大健康產業還處于自發、分散、獨立和無序的發展初期,面對新一輪政策驅動,以及健康產業強大的市場誘因,行業原有的“游戲規則”可能趕不上發展的速度,這需要參與企業在探索創新路徑的同時誠實守信、加強自律。
作為21世紀經濟的核心產業,作為其他產業突破困局的催化劑,大健康的藍海誘惑無疑是巨大的。但是,如何從貌似“遍地黃金”的誘惑中,以理性的眼光判斷價值,把握機會,似乎是興奮之余更應該慎重考慮的問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