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重啟靴子落地 1月底前 50余家企業將掛牌
(本刊記者 肖青)在經歷了長達13個月的IPO“冰凍期”后,重啟的靴子終于落地。11月30日證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并明確IPO重啟的時間表:預計到2014年1月底,約有50家企業能完成程序并陸續上市。
發布會上,證監會宣布四大新政:重啟新股發行并向注冊制過渡、啟動優先股試點、借殼上市執行IPO標準、設定上市公司現金分紅下限。
IPO咨詢機構前瞻投資顧問認為,在一系列組合拳的推動下,市場化改革的方向逐漸清晰, 這必將激發A股市場的長期活力。而作為資本市場活力的源頭,目前IPO候審的760余家企業,以及廣大擬融資、擬上市企業,也將在久旱逢甘霖之后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IPO重啟進入倒計時 1月底前 50余企業掛牌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強調,預計2014年1月底之前,會有50家左右已過會企業掛牌。
目前已通過發審會的83家企業,需要按照新的改革意見對申報文件作出必要的修改,并履行相關程序,2014年1月31日前完不成上述工作的過會企業還需要補充最新財務數據,提交2013年審計報告。
本次改革后,將不再執行“25%規則”(即IPO定價必須參考已上市公司的同行業平均估值,如果超過25%以上,將視作重大變化,需要補充信息披露,并可能需要重新上發審會審核),但并不意味著要放松對新股高定價和“圈錢”的約束。
為了要在明年1月份批復50家公司IPO,包括證監會、交易所、中證登在內的管理層在1個月的時間內,要制定20余項配套措施,節奏之快,歷史罕見。
IPO新政亮點集錦
?減少前端審核環節
證監會發行監管部門和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依法對發行申請文件和信息披露內容的合法合規性進行審核,不對發行人的盈利能力和投資價值作出判斷。發現申請文件和信息披露內容存在違法違規情形的,嚴格追究相關當事人的責任。
?IPO老股東可轉讓股份
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新股時,鼓勵持股滿三年的原有股東將部分老股向投資者轉讓,增加新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比例。老股轉讓后,公司實際控制人不得發生變更。老股轉讓的具體方案應在公司招股說明書和發行公告中公開披露。
?嚴懲欺詐上市
在招股說明書預先披露后,發行人相關信息及財務數據不得隨意更改。審核過程中,發現發行人申請材料中記載的信息自相矛盾、或就同一事實前后存在不同表述且有實質性差異的,證監會將中止審核,并在12個月內不再受理相關保薦代表人推薦的發行申請。
?提前信披節點
發行人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正式受理后,即在中國證監會網站披露。同時,股東減持、詢價過程以及投行輔導過程將變得更加公開透明。
?限制超募
發行人應根據募投項目資金需要量合理確定新股發行數量,新股數量不足法定上市條件的,可以通過轉讓原始股增加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新股發行超募的資金,要相應減持老股。
?發行自主權交回發行人
IPO過會并通過會后事項之后就能迅速拿到發行批文,而且發行批文的有效期從此前的6個月擴大到12個月,發行人和保薦機構在批文有效期內自主確定發行時間。
?遏制包裝上市
發行人上市當年營業利潤比上年下滑50%以上或上市當年即虧損的,證監會將自確認之日起即暫不受理相關保薦機構推薦的發行申請,并移交稽查部門查處。
?剔除最高報價
網下投資者報價后,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應預先剔除申購總量中報價最高的部分,剔除的申購量不得低于申購總量的10%,然后根據剩余報價及申購情況協商確定發行價格。被剔除的申購份額不得參與網下配售。
?回撥比例下調
網下配售的股票中至少40%應優先向以公開募集方式設立的證券投資基金和由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管理的社會保障基金配售。上述投資者有效申購數量不足的,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可以向其他投資者進行配售。
?責任人使投資者損失將依法賠償
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應在公開募集及上市文件中公開承諾,發行人招股說明書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對判斷發行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發行條件構成重大、實質影響的,將依法回購首次公開發行的全部新股,且發行人控股股東將購回已轉讓的原限售股份。
?減持提前三個交易日公告
提高公司大股東持股意向的透明度。發行人應當在公開募集及上市文件中披露公開發行前持股5%以上股東的持股意向及減持意向。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時,須提前三個交易日予以公告。
?空倉不能打新
改進網上配售方式。持有一定數量非限售股份的投資者才能參與網上申購。網上配售應綜合考慮投資者持有非限售股份的市值及申購資金量,進行配號、抽簽。
最后,前瞻投資顧問認為,以上一系列IPO新政所確定的改革方向只是一個過渡性安排,畢竟從核準制過渡到注冊制,不僅需要對現有法律進行修改調整,還需要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操作細則。而且,目前760余家IPO候審隊列的如何消化,也是證監會近期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因此,注冊制改革必定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深化的過程,為此,擬申報企業在密切關注政策動態時,也需扎實練好內功,積極籌備上市材料,一旦政策明朗化,即可率先搶占融資高地。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