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新三板華麗轉身A股實證分析
(《資本前瞻》記者 肖青) 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今年初公布的一份新三板企業轉板進展的公告,截至目前,相繼有8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成功轉板至主板或創業板,包括世紀瑞爾、北陸藥業、久其軟件、博暉創新、華宇軟件、佳訊飛鴻、東土科技、粵傳媒,他們通過IPO合計募集資金39.4億元。
與此同時,還有一些企業正在籌備創業板或者中小板上市。其中,有媒體統計2011-2012年新三板企業的財務情況發現,目前已經滿足創業板上市條件的企業有37家,比如綠岸股份、中科軟、合縱科技、伊禾農品、天房科技、九恒星、久日化學、鼎普科技、沃捷傳媒、興和鵬、德鑫物聯、天大清源、中教股份等公司,2012年的凈利潤已經超過1000萬元。
國內領先的IPO咨詢機構深圳市前瞻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專為企業提供上市前細分市場研究和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以下簡稱“前瞻投顧”)認為,在轉板機制逐步成熟、IPO市場開閘升溫以后,這批企業將以新三板公司的身份擇機在場內市場公開發行,屆時,新三板有望成為國內A股主板和創業板市場的培育基地,向公開市場源源不斷地輸送優質上市公司。
首家轉板中小板的三板公司:粵傳媒
廣州日報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粵傳媒”,在2012年8月由“廣東九州陽光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更名而來)于2007年11月16日在中小板掛牌,是最早從“新三板”成功轉板至“中小板”的公司,它不僅開啟了三板轉板先河,也是中小板上第一只傳媒股、廣東省第一家媒體上市公司。
而在成為第一家三板轉中小板的公司之前,粵傳媒已經在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即原來的“老三板”)掛牌6年,其前身是曾在原NET系統上市流通的清遠建北,2001年開始在代辦轉讓系統進行股份轉讓,其停牌前掛牌轉讓價格為20.9元。2007年在中小板IPO時,發行價格為7.49元,實際募集資金5.24億元。
粵傳媒被外界所廣泛熟知,一方面是新三板首家轉板的身份,另一方面是中國報業第一股的身份。長期以來,雖然中國的傳媒業一直有著上市的沖動,但出于種種考慮,上市過程停滯不前,粵傳媒帶領中國傳媒業的體制改革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隨后,華聞傳媒、浙報傳媒、新華傳媒等報業巨頭相繼現身A股,直至如今,傳媒類企業的上市熱潮也絲毫不減。資本運作被傳媒企業視為戰略發展的必要手段,而中國傳媒業也由于資本的廣泛介入而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實現了產業與資本的有效融合。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