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產業:萬億市場盛宴啟動
前景展望:萬億元市場規模正在啟動
生物產業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將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傾斜,前景看好。此外,生物技術下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生物化工研究開發中心的加快建設,為中國生物化工產業提供了較好的技術支持。因此,隨著國內生物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及相關技術產業化進程的加快,中國生物化工產業的發展前景將十分廣闊。
圖3:2012-2017年中國生物技術產業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
2003-2012年,全國生物技術產業復合增長率達到15%左右,其中生物醫藥、生物塑料的復合增長率更是達到25%以上,2012年我國生物技術產業規模達到4695億元。預計2013-2017年中國生物技術產業規模仍將呈現快速發展趨勢,到2017年,中國生物技術產業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大關。
我國生物產業投融資現狀及趨勢分析
1、創業投資表現搶眼
生物技術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一直是創業風險投資者重點關注的領域。在全球經濟危機來臨前的2007年,全球生物技術產業創業風險投資額達到近10年來的頂點67.9億美元。在全球經濟危機的沖擊下,這個數值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別跌至52.4億美元和51.5億美元,2010-2012年全球創業風險投資規模緩慢回升至60億美元。
圖4:2007-2012年中國生物技術創業投資輪次及規模(單位:次,百萬美元)
2010年以來,中國生物技術創業投資市場表現搶眼,2012年創業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共69宗,總融資額22..5億美元,平均單筆融資額3260萬美元。與2009年總融資額3.18億美元和平均單筆融資額720萬美元相比,融資規模卻巨增了608%,平均單筆融資額增長了353%。
從投資領域來看,主要分布在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和設備領域,工業生物技術、農業生物技術和環境生物技術領域則相對較少。從具體投資方式來看,主要表現為企業上市前的私募股權投資。
相比于國際生物技術產業創業風險投資市場的表現平平,中國生物技術產業創業風險投資則顯得火爆。主要原因可能有3個:醫療制度改革帶來的醫藥市場發展;國家政策的不斷扶持;國家資本市場日益完善等。
但是,與國際生物技術先進企業相比,我國的生物技術企業技術或產品大多面向本土市場,與國際技術前沿尚有一定差距。同時,中國創業風險投資機構多選擇私募股權投資,致使處于創業階段的生物技術企業面臨較大的資金鏈斷裂風險。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